這是一個只有884人的村寨,男性443人,,女性441人,。10年來,全寨的人口只增長了97人,寨里98%的家庭都是一兒一女,。村里人說,“控制”著生育的是一種叫換花草的草藥,,這種草藥“要男得男,,要女得女”。而掌握這個神奇密碼的只有藥師一人,。
建寨700多年來,,代代流傳下來的寨規(guī)森嚴地寫著:不許外娶、不許外嫁,。于是,,換花草的秘密被嚴格地施行在本寨之內(nèi)。
10年前,,本報記者前往這個寨子采訪時,,這里的村民自給自足自得其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主食是自家種的香糯和大米,,素菜是自家種的蔬菜,葷菜是自家養(yǎng)的雞鴨魚牛,。寨里的人,,不與外界通婚,也幾乎不與外界來往,,儼然就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98%家庭生育“一男一女”
從江縣有一個名叫占里的侗寨,被譽為“中國計劃生育第一村”,。因為這個村第五次人口普查與第一次相比,,人口僅增長了1人。占里奇特的生育文化引起了國家計生委,、中國人口情報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中心等機構(gòu)的重視。
村民吳永福給我們吟唱了一首占里古歌,,歌詞大意是:“我們不遠千里來到這個地方,,開荒造田,建設(shè)美好的家園,,家家香糯滿倉,,戶戶養(yǎng)著豬牛羊。如今人口不能再增加,,就像一只船,,只裝一千斤就裝不下一千五,裝多了要翻船?!?/p>
在占里,,像這樣關(guān)于控制人口增長、實行計劃生育的歌詞還有很多,,比如“一棵樹上一窩雀,,多了一窩就挨餓?!薄搬潭嗔藷o田種,,討不了媳婦;女多了無銀兩,,嫁不出姑娘,。”
可以說,,早在幾百年前,,占里人就意識到了人口無限制地增長必將帶來資源枯竭、社會動蕩等嚴重后果,,因此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長,,實現(xiàn)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的樸素的計劃生育思想,并以村規(guī)民約的方式堅決貫徹下來,,恪守延續(xù)至今,。
據(jù)統(tǒng)計,占里共有160戶人家,,每戶人家生育的都是兩個孩子,,其中155戶生育的孩子都是一男一女,占98%,。
98%的人家都做到了生育“一男一女”,,這是占里的一個謎。當我們誠懇地向占里人討教其中的奧秘時,,但純樸的村民們總是秘而不宣,,只說這與一種叫“換花草”的草藥有關(guān),因為它控制著生男生女的秘密,。
占里最樸素的生育觀
2002年3月15日,,本報記者石云華一篇《走進中國“計劃生育第一村”》的文章,讓廣大讀者認識了一個與世無爭的侗族寨子,。時光飛逝,,回想起當年第一次走進占里的情景,石云華說:“黔東南州的從江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兩個村寨:一個是樹葬文化的岜沙侗寨,;另一個就是幾十年來人口零增長的占里侗寨,。這兩個地方,一個有著最生態(tài)的葬禮,;一個有著最樸素的生育思想,。
占里計劃生育的零增長,據(jù)說跟神秘的換花草有關(guān),,占里人都說,,這種草藥控制著他們生男生女的秘密。祖先留給我們的只有這么多的資源,,“逼迫”著我們控制人口增長,這是維持人類最基本的生存辦法,。如果把這樣最基本的理念,,放大到全中國甚至世界,何至于人口“爆炸”,?
在占里,,盡管育齡婦女食用換花草是一個神秘的不可思議的方式,但幾十年來人口的零增長,,確實是一個奇跡,。
于是,時隔10年,,我們打算再訪從江,。臨行前,同行告訴我,,10年前,,到占里需從凱里乘坐8個小時左右的客車到達從江縣城,再在泥濘的公路上顛簸約半個小時,,到了四寨河水庫后,,乘坐20分鐘的機動船,然后步行一個多小時翻越一座大山后,,這才到達占里,。前后在路上耽擱的時間都差不多要一個白天,建議我作好吃苦的準備,。于是,,我的腦海里便勾勒出了一路艱辛。
出乎我意料,,高速路上3個半小時的平穩(wěn)疾馳,,我們順利地到達了從江縣城。從縣城到占里,,也完全沒有我想象的翻山越嶺和機動船上的顛簸,。不到半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就已經(jīng)到了占里。雖然依然是泥巴路,,但已然是一條可以直接到達占里的通車的泥巴路,。隨行的從江縣計劃生育協(xié)會的秘書長劉華林告訴我們,很快,,這條路將變成柏油路了,。
看著腳上根本沒有用武之地的運動鞋,這讓我很高興,,因為這個寨子村民回家的路,,已經(jīng)不艱難了。但一個疑惑也隨之涌上心頭——10年前,,這是一個不通公路的世外桃源,;10年后,路通了,,信息通了,,那么那些曾經(jīng)悠然自得的人,有沒有改變呢,?
關(guān)于生男生女的傳說
藍天白云下,,涼風徐來。蜿蜒的小河邊,,10來米高的晾架上,,金燦燦的香糯在陽光下散發(fā)出微微清香。鱗次櫛比的吊腳樓下,,炊煙裊裊,。河道邊,偶有挑擔子的侗族婦女經(jīng)過,,見著我們這些陌生人,,輕輕一笑間,友善盡顯,。
村民的房前屋后,,都有小水塘及牛羊雞舍。成群的魚兒歡快地游著,,不時傳來一陣雞鳴犬吠,,整個村子一派安寧祥和。
10月13日早上10點多,,到達占里后,,信步走進村寨頭的占里小學。當時狹小的操場上,,幾十名小學生正在認真地做早操,,大多數(shù)孩子穿著侗布做成的民族服裝,,從他們身上可以折射出這個村寨幾百年來自給自足的影子。
散操后,,三五成群的小學生或在操場上打鬧,,或一窩蜂地往教室里跑。隨便“逮”住幾名孩子,,他們都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害羞地回答,,女生說家里還有一個哥哥或弟弟,男生則說家里還有一個姐姐或妹妹,。
“全校共有36名女生,,38名男生?!睂τ谀吧说膩碓L,,占里小學的語文老師吳國軍仿佛已經(jīng)見怪不怪。他笑著說,,從1972年建校以來,學校男女生的比例都差不多,。接著,,身旁的劉華林解釋,占里換花草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出來后,,便經(jīng)常有陌生人過來,,這里的村民,現(xiàn)在已經(jīng)習慣了外界對于他們的好奇,。
“占里是全國唯一不用檢查計劃生育的村寨,,寨子里也完全沒有和計劃生育沾邊的宣傳標語?!眲⑷A林說,,這個村寨,幾乎每家每戶的成員構(gòu)成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兒子,、女兒。到目前為止,,寨子里只有2戶是獨女戶,,3戶是獨男戶。其余的,,均是一子一女,,并且沒有一戶超生,。
這種奇特的現(xiàn)象,緣于一個傳說——
占里人的先祖是隋唐時期從廣西梧州遷徙而來的一對結(jié)拜兄弟,,一個叫吳公力,,另一個姓孟。當時梧州一帶戰(zhàn)亂不斷,,弟兄二人沿柳江而上,,艱難地尋找著棲身之地,最后在深山密林中的占里壩定居下來,。
由于躲避了戰(zhàn)亂,,過上了祥和的生活,他們的子孫繁衍得很快,,幾十年后占里壩幾乎都被開墾了,,四周的樹木也多半被砍了做柴火。為了爭田土,,和睦的大家庭中開始出現(xiàn)偷盜,、械斗。
于是,,兄弟倆召集全寨人集中在鼓樓下,,定下寨規(guī):一對夫婦只許生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以便他們長大成人后“一進一出”,,保持平衡,;而全村的總?cè)丝谝刂圃?00人左右,誰家多生孩子要殺他家的豬牛讓全寨人吃,,以示懲罰,,還要多生的,永遠逐出占里寨門,;每年農(nóng)歷二月初一和八月初一,,全寨人都要聚集在鼓樓下,聽寨老訓誡,,并用侗歌傳唱上述寨規(guī),。
- 2011-10-2013歲女孩莫名出走 失蹤后向家人索銀行卡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