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1點,一列動車駛?cè)霃B門北站。5歲的連小朋(化名)站在教室前的雜草叢里,踮腳伸頸,卻只能依稀見到動車白色的背,。他太小了,看不見呼嘯的動車,,更讀不懂老師和爸爸媽媽的擔憂,。
集美區(qū)后溪鎮(zhèn)巖內(nèi)村,一個位于廈門北站后面的村子,,居住人口超過2000人,。家有適齡兒童的人,幾乎都有一個相同的愿望:讓戴老師和陳老師繼續(xù)辦幼兒園吧,??捎嘘P部門不同意,,理由是“幼兒園不合格”。那么,,孩子該到哪上學呢,?家長們說,沒人管,。
商報記者 | 陳晨
40多名學齡前兒童+兩位老師,,組成了一所“沒人管”的不合格幼兒園。但就是這所幼兒園讓村民們稍稍安了心,,“是我們要求戴老師和陳老師繼續(xù)辦的,,她們倆也不容易?!笔虑樗坪跤行柢E,,昨天,記者就此深入后溪鎮(zhèn)巖內(nèi)村走訪,。
“不合格”幼兒園
沿著一條兩旁是山壁的水泥路,,記者繞到了廈門北站的背后。那里赫然立著一棟老舊斑駁的樓,,“巖內(nèi)小學”的牌子高掛著,。其實,隨著兩年前小學生們被撤并到后溪鎮(zhèn)中心小學之后,,這里就不能稱為一所小學了 ,。
現(xiàn)在的“巖內(nèi)小學”校園成了村委會辦公場所以及駕校的練車場地,而40多名學齡前兒童和兩位老師也在這里堅守,。年過五旬的戴老師說,,早些年這是一個有名字的班,即巖內(nèi)小學學前班,,1999年集美區(qū)教育局頒的合格證還掛在教室的墻上,。
記者看到,40多名孩子被分成小,、大兩個班,,他們所在的是一樓的三四間教室。而幾條彩帶,、幾張貼紙,、一些簡單玩具以及一個用鐵管焊接的簡易滑梯,就成了所謂的活動室,。
“條件是簡陋了些,,但孩子總算有個去處?!钡戎訉O子放學的陳老伯告訴記者,,村子幾年前就開始拆遷了,,但離完全遷居估計還得幾年,這期間孩子們?nèi)ツ淖x幼兒園成了村民們鬧心的事,,“新居地的公辦園不讓上,,因為人還沒住到那,到別村找幼兒園吧,,太遠,,不方便?!?/p>
兩位老師沒人管
戴老師和陳老師都是本村的人,,其中戴老師已經(jīng)在本村教了30多年的幼兒園。雖然每天的工作并沒有變化,,但她倆現(xiàn)在有個不小的心病,,那就是沒人管她們了?!耙郧?,我拿的工資是集美區(qū)教育局、后溪學區(qū)和村委會各拿一部分組成的,,如今呢,,沒人管了,因為不讓辦了嘛,,我們是受家長們的請求自己繼續(xù)辦的,,一個孩子一學期交500元,包括我倆的工資,,還有課本,、教材、玩具等等,,通通都是從這里來,。”
戴老師告訴記者,,村委會也明白村民的實際需求,,曾經(jīng)提出,還是由村委會來發(fā)工資,,每位老師每月1000元,,“但據(jù)說沒獲批?!贝骼蠋熣f,,她年歲漸長,,也不想繼續(xù)辦了,,“但沒辦法,,村民們有要求!”邊上一位村民接過話茬:“小學早就撤走了,,但學齡前的孩子怎么辦,,沒有具體說法,多虧有戴老師她倆,?!?/p>
期待辦起公辦園
巖內(nèi)村連村長告訴記者,當時為了配合拆遷工作,,小學整體搬遷了?,F(xiàn)在的狀況是,其他地方的公辦園,,容納不下這么多孩子,,而私立幼兒園,價格太高,,很多村民也負擔不起,,個別經(jīng)濟條件好的家庭,早把孩子送到外面的好學校去讀了,。所以,,村民們很期待能夠盡早辦起一所當?shù)刈约旱墓k幼兒園。
- 2011-09-13月圓人團圓 福州女孩找了24年終于喊出這聲“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