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綠福
福建省婦聯大力推廣發(fā)展庭院經濟,,發(fā)動婦女在房前屋后,、田邊地角栽花種樹,把義務植樹活動與發(fā)展庭院經濟,、美化家園相結合,,人們的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去年7月,,環(huán)境保護部中國環(huán)境規(guī)劃院副院長王金南在南京舉行的“上海世博主題論壇”上,,首次公布了中國環(huán)境宜居城市的監(jiān)測指標體系,福州以綜合得分最高位居宜居城市的榜首,,已成為“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西湖公園、左海公園激情廣場的人們越來越激情,、歌聲越來越嘹亮,,湖光水色,撲面而至,。二環(huán),、三環(huán)上的高架橋,橋上橋下也都被垂直綠色植物覆蓋,,目前福州市共有公園景區(qū)45個,,在福州城區(qū),市民步行500米就有公園,、綠地或廣場,,而未來3年內還將再新增7個公園。福州市區(qū)公園多了,,綠樹多了,,玩的去處也多了,處處都有天然氧吧,。有福之州的市民正在享受著綠色榕城帶來的福氣,。建甌市吉陽鎮(zhèn)玉溪婦女耕山隊,四十多年來開山造林種果,,發(fā)展生產,,現有柑桔園、錐栗,、毛竹林,、杉木林、松木林等耕山面積5151畝,,柑桔,、錐栗等不用宣傳已遠銷18個省市,。植樹造林不但提高了婦女姐妹的收入,同時婦女姐妹還積極回饋社會,。從1994年開始,,玉溪婦女耕山隊就已經向全村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們發(fā)放獎學金,,先后捐助200多位學生,,累計發(fā)放獎學金已達27萬元。為了讓玉溪村老人的晚年能得到幸福,,能“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她們出資建起了老人活動中心,、敬老院等,,從1993年開始到現在,堅持每年為全村65歲以上老人發(fā)放60—120元的生活補貼,,19年來,,為近370位老人發(fā)放補貼41萬元。出資建造了一所幼兒園,,使祖國的花朵有個良好的生活學習園地,。為了解決村道“臟、亂,、差”的問題,,她們出資鋪設了全村8條水泥道路,總長2700米,;為改善村民休閑娛樂場所,,新建了巾幗亭、重建歷史古跡天漢亭,、璜溪西鎮(zhèn)牌坊,;為保護歷史古跡,重修明代古橋—步月橋,;為解決邊遠山村的用電難問題,,出資為玉坑自然村購買生活用電設施;為保障來往行人過河安全,,修建了“玉女嬌”等等,,不勝枚舉。現在,,玉溪的村民享受著綠色經濟帶來的福址,。
被中國竹產業(yè)協(xié)會確定為“中國竹炭產業(yè)基地”的建甌市, 目前全市有竹膠板企業(yè)9家,,竹地板企業(yè)18家,,女企業(yè)家周娟就是其中一位,,她積極加強與高等院校合作開發(fā)新產品,特別是與中國工程院張齊生院士的項目成果對接,,開發(fā)高精度竹炭及納米改性竹炭,,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和省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產品70%出口日本,、韓國及臺灣、香港地區(qū),。公司將以納米改性竹炭精深加工和改性竹炭纖維作為新增長點,,打造中國最大的納米改性竹炭及系列產品生產基地?!笨萍紕?chuàng)新引領綠色發(fā)展,,如今在建甌,竹子已實現全利用,,每一根毛竹都被“吃干榨盡”,。毛竹主干可以加工成竹地板、竹涼席等各種竹制產品,,竹下腳料可以造竹漿紙,,竹枝、竹屑也都是竹炭,、活性炭的原料,,竹葉、筍殼還可以提取高級保健品,。竹產業(yè)的高效益為廣大農民所分享,,現在建甌平均每戶竹農每年僅從自家竹山上就有2000多元收益。在毛竹主產區(qū),,農民收入的80%來自竹山,。
巾幗不讓須眉?!笆晃濉逼陂g,,全省共有14個“全國三八綠色示范基地”,有8位女同志榮獲“全國綠化獎章”,、10位女同志獲得“福建省綠化獎章”,。2人分別獲全國“十大綠化女狀元”和全國“十大綠化女狀元”提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