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永輝,,2009年7月從西華大學畢業(yè)后,被聘任為武勝縣鳴鐘鄉(xiāng)中華村村主任助理,。2010年6月,,經黨員群眾推薦、組織考察,,她擔任了鳴鐘鄉(xiāng)高坡村黨支部書記,。2010年11月10日村黨組織換屆選舉,在“公開推選”,、“民主評選”,、“差額直選”環(huán)節(jié),她均以全票通過,。
是什么讓組織和群眾對她很快建立了信任感呢,?記者從她的日記里找到了她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點點滴滴。現摘錄其幾則民情日記,,看她如何如何完成從一名大學生到一名村官的角色轉變,。
2009年9月1日老人幸福的淚水
今天是學生們歡喜報名上學的日子,可我村6組年近7旬的易秀英的2個孫子卻在家里放牛喂豬撿柴……易秀英腿有殘疾且常年生病吃藥,兒子在外打工受傷,,帶有3個小孩,,兒媳不愿承受家庭的重負也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訊,,家中除了3間破陋不堪的瓦房和兩張舊床外,,再也找不到值錢的東西??粗律酪h褸,、面容憔悴的老人和目光堅定、渴望知識的孩子,,我潸然淚下,,當即掏出兜里僅有的200元塞進老人飽經風霜的手中,希望能為一家人改善下伙食,。在與老人噓寒問暖中,,我耐心地向她講解了國家為貧困兒童減免學雜費的好政策,老人聽了激動不已,,趕忙讓我領著2個讀書的孩子到鳴鐘小學去申請減免學雜費,。在得知老人家情況后,學校給予了最大的幫助,,減免了一切學雜費用,。看著2個可愛的孩子開心地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認真讀書學習,,老人深邃的眼眶中充盈著晶瑩的淚花,那是老人幸福的淚水,。
2010年7月4日 狂風暴雨夜的救援
昨晚,,我照常在村活動室中值班,深夜一陣響雷把我從熟睡中驚醒,,只見窗外電閃雷鳴,,暴雨傾盆,想著河邊的四五十戶村民,,一種不詳的預感油然而生,。我立馬穿上雨衣,提著手電,,直奔河邊查看險情,。連夜的強降雨已使河水水位暴漲,,河邊幾戶村民的房屋隨時面臨著被河水淹沒的危險,。災情就是命令,我一邊組織村民有序撤離,一邊電話通知其他黨員干部前來救援,。河邊的付世成家是受災最嚴重的一家,,房屋前后的大樹已被狂風連根拔起,壓在房屋上致使好幾根房梁斷裂,,屋內的積水也已達50cm,,眼看著家中即將被淹的家電和糧食,付世成心急如焚,。此時,,我什么都不顧了,帶領幾個年輕黨員直奔付世成家,,奮力搶救物資,。經過連續(xù)5個小時的緊張救援,全村無一人受傷,,受損財物也降到了最低,。暴風雨終于平息了,而我和幾名黨員干部卻早已渾身濕透,,待我回到活動室時,,已是精疲力盡,但心里卻美滋滋的,。
2010年10月16日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
晚上看新聞聯(lián)播,,得知胡錦濤主席在東營市廣饒縣大王鎮(zhèn)劉集后村與村干部座談時強調:“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胡主席的一番話在我心底激起千層浪,,一遍又一遍地回響在耳畔,,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我村幾乎每家每戶都種有大片的空心菜,另有20余戶長期種植平菇,、大蔥,、萵筍等蔬菜,但由于蔬菜基地不集中和銷路渠道不暢通,,村民很難增收致富,。我該怎么辦?大學四年我最擅長的就是電腦,,為何不讓遠程教育發(fā)揮作用,?“鳴鐘鄉(xiāng)大學生村官蔬菜示范基地”是我們大學生村官將理論付諸于行動的實踐場,以此為契機將村里40余戶大菜農有機整合,,成立“高坡村蔬菜專業(yè)合作社”,,廣泛開展蔬菜生產技術培訓、物資供應和信息共享等系列化服務,這樣一來,,引進蔬菜業(yè)主形成“市場+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yè)鏈就不成問題了,。說干就干,明早就開始行動?。ㄓ浾呱哿⒚C 隆敏 廣安臺記者蘇坤明 彭王 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