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出臺引起高度的關注,,然而,,幾年前中國社科院進行的一個調查顯示,,70后,、60后等等不愿意轉變?yōu)榉寝r戶口的達到80%,;而80后農民工不愿意轉變?yōu)榉寝r戶口是75%,,同時加了一個條件,,如果要交回承包地才能轉戶口,,不愿意轉變?yōu)榉寝r戶口達到90%,。(央視《新聞1+1》8月1日) 讓農民改變戶籍到中小城市或者小城鎮(zhèn)定居,也許有利于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而政府所大力推動的城鎮(zhèn)化建設差不多也算為農民建的,,也可以說是鼓勵農民“進城”。事實上,,很多年輕的“農民工”也正是這樣做的,,當他們走出家門的時候,就不打算再回鄉(xiāng)務農了,,簡直稱得上義無反顧,。但是,他們住進縣城之類小城鎮(zhèn)之后,,靠他們自己根本就無力解決的各種難題接踵而來,,很多地方政府對此卻反應遲鈍。 首先是就業(yè)問題,,很多的小城鎮(zhèn)發(fā)展明顯落后于沿海,,政府不惜血本犧牲環(huán)境代價招商引資,雖有成效,,但就業(yè)機會仍然有限,,何況工資跟沿海的差距不小,而且小城鎮(zhèn)的文化娛樂什么的也沒有起色,,有的地方幾乎是文化沙漠,,對年輕的“農民工”沒有多大吸引力。小城鎮(zhèn)國企也有一些“農民工”,,但都屬于“臨時工”,,包括工資在內的各種待遇比正式工低得多。這種不平等待遇沒有讓年輕的“農民工”看到光明的前途,,反而讓他們在家鄉(xiāng)仍然有種不穩(wěn)定的“漂泊感”,,何如干脆去遠方多掙點錢還能大長見識?過著到處漂泊的日子,,戶籍問題似乎也不必考慮了,。 大多數“農民工”在大城市掙的那點錢卻不足以讓他們的大城市“定居”,掙幾輩子都未必買得起一套房子,,甚至租一套像樣的房子對有的“農民工”也是奢望,。何況大城市只愿意“農民工”去干活,去服務,,卻不肯平等對待“農民工”,,不肯給“農民工”提供服務,基本的市民醫(yī)療保障沒“農民工”的份,連“農民工”的孩子都被貼上另類標簽不能正常入學,。“農民工”們又不甘心回到嚴重欠發(fā)達的家鄉(xiāng),,只能選擇去家鄉(xiāng)附近的小城鎮(zhèn)“定居”,,這也是政府正在大力推動的。 但是,,政府起勁鼓勵“農民工”定居小城鎮(zhèn),,城鎮(zhèn)對“農民工”及其子女的態(tài)度也不比大城市好多少。有些地方也出臺措施,,像大城市一樣要求“農民工”子女拿著各種證明去報名入學——事實上,,有時候拿著一堆證明也未必管用?!稗r民工”不得不把孩子送進高收費的私立學校,,他們會感謝政府嗎?這些在異鄉(xiāng)打工掙了點辛苦錢的“農民工”收入不高卻要付出比市民和城鎮(zhèn)居民高出數倍的經濟代價為“教育商業(yè)”做貢獻,,免費的義務教育對很多“農民工”子女究竟還有多大意義,? 就算“農民工”們心甘情愿定居中小城市或者小城鎮(zhèn),買一套房子可能一下子就把他們的日子打回到當“農民工”之前的水平了,。雖然中小城市和小城鎮(zhèn)的房價跟大城市比要低得多,,但這幾年也直線上漲。在外地打工的“農民工”仍然需要很多年在外地打工掙錢,。他們的家屬或許可以定居中小城市或者小城鎮(zhèn),,他們自己則繼續(xù)過著異鄉(xiāng)漂泊的日子。他們的孩子在農村是“留守兒童”,,到城里仍然是“留守兒童”,! 戶籍就算改變,進城的農民接受的服務改變了多少,?各地中小城市和小城鎮(zhèn)的政府是否已經為“農民工”定居做好充足的服務準備工作了,? |
相關閱讀:
- [ 08-04]不愿以地換戶口 農民要算權利賬
- [ 08-01]讓農民工有序融入城市
- [ 07-31]農民戶籍去留容不得“被做主”
- [ 07-29]別讓攔火車農民做“賠本買賣”
- [ 06-17]尊重農民的主體性是有序推進市民化的關鍵
- [ 06-06]麥茬限高不如多為農民著想
- [ 06-03]農民告市長:并不詩意的普法故事
- [ 05-29]誰是圍觀“農民工被拉下車”的看客?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