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距廣西玉林民間的“夏至荔枝狗肉節(jié)”還有11天,,但玉林市區(qū)絕大部分的食狗餐館已將所有帶“狗”字的店名和菜單或掩蓋或鏟除,。記者9日晚在玉林多處餐館聚集地看到,往年擺在店門前的狗肉已經(jīng)難覓,,一些餐館要么將“狗”字粘貼掩蓋,,要么干脆更名換牌,與“狗”脫離關系,。諸如“脆皮肉”,、“生悶土”等店名和菜名比比皆是,讓人莫名其妙,。(6月10日中國新聞網(wǎng)) 全城“掩”狗——當然不是說賣狗肉的醍醐灌頂,、忽然覺得這是一樁理虧的生意,而簡直就像配槍巡邏的民警對暴恐的戒備一樣,,他們對未知的“愛狗人士”,,已經(jīng)有了深刻的警覺、甚至恐懼,。據(jù)說是避免刺激“愛狗人士”,,玉林這座城市諱言“狗”字:諸如“脆皮肉”、“生悶土”等店名和菜名,,才會尷尬而生,。一句話,這座城市就像小偷一樣,,不敢過狗肉節(jié),,不敢光明正大賣狗肉,甚至不敢在店名和菜名中出現(xiàn)“狗”字,。 這種擔心,,自然也是空穴來風。猶記得2012年4月15日中午,,京哈高速北京通州路段上一輛運狗車闖入兩名動物保護志愿者視線,。他們將運狗車攔下,在微博上召集來數(shù)百名動物保護志愿者,。盡管車主提供了有效檢疫證明,,警方也到現(xiàn)場告誡截車者,但直到深夜仍有志愿者堅守,,最后司機只得以10萬元將狗賣出去“救治”,。此后,,至于“刀下救狗”或在狗肉鋪子前表演行為藝術,已經(jīng)屢見不鮮,。最新的消息說,,2014年6月9日,廣西玉林市新民社區(qū),,10名不明身份的外地人員,,踢壞當?shù)亟?jīng)營狗肉商戶的大門,,想強行救狗,,與當?shù)鼐用癜l(fā)生沖突。雙方報警后,,民警趕到現(xiàn)場,,制止了沖突。商戶向多家部門出示了動物檢疫證等相關證件,,不明身份“救狗者”不能出示任何證件,,踢門后竟然能揚長而去——于此觀之,公眾自然理解了全城“掩”狗背后之吊詭,。 狗肉節(jié)遭遇杯葛,,一言蔽之,不過是他們太怕少數(shù)“愛狗人士”罷了,。 只是,,若愛狗可以成為黃馬甲,為救狗可以不擇手段,、無懼程序正義,,這是一個何等混亂而可怕的社會? 狗是需要愛的,,靈性也好,、伴侶也罷,總是人類賦予的情感,。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殘蠻血腥確實是悖逆人性的具象,我們愛狗或者愛貓,,除了理性如動物福利主義使然,,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另一個溫潤的良善邏輯:“待禽獸以人道,,就斷不至于待人以獸道,;肯施恩于弱勢,就斷不至于失恩于強勢”,。但任何一種愛,,總是有邊界有約束的,,不然,泛濫過頭,,就成了變態(tài)的寵溺,。即便不談公序良俗之道理,看看玉林的歷史,,就知道所謂狗肉節(jié),,不過是傳統(tǒng)民俗使然,并非忽然在2014年橫空出世的屠狗大會,。至于那些賣狗肉或者吃狗肉的,,也未必是權錢階層,賣者靠之糊口,,食者也只是慣于長期以來的飲食結構,。倒是那些不食狗肉的,哪來的道德優(yōu)越感呢,? 法無禁止即自由,。如果愛狗人士可以逼著別人偷偷摸摸食用狗肉,愛,,就成了一種暴力,。在推動全社會愛狗這件事上,任何偏激的暴動,,都只會將自己與仁愛越拉越遠,。這里無非是兩個并不新鮮的前提:一則,你愛狗,,更要愛人,,人的權益與自由都不能尊重,對狗膜拜就是裨益公共利益的愛心,?二則,,愛狗之上,還有法律與秩序,。情感或者信仰,,是濡染與感化的過程,不能拿著刀子逼人去愛狗,。 全城“掩”狗,,看起來少數(shù)愛狗人士贏了,但這種裹挾暴力,、開著“外掛”作弊的姿態(tài),,實在勝之不武。還是那句話,,抵制不抵制狗肉節(jié),,微博微信上辯駁也就罷了,,身體力行也就夠了。當真帶著真刀實槍去路演,,就容易考驗法治社會的智商與下限,。 |
相關閱讀:
- [ 06-11]用尊重化解“狗肉大戰(zhàn)”的觀念沖突
- [ 06-11]舌尖上的“狗肉節(jié)”,邊界在哪?
- [ 06-10]狗肉節(jié)不是官辦就萬事大吉嗎
- [ 06-09]打嘴仗難解“狗肉節(jié)”之爭
- [ 05-05]玉林狗肉節(jié),?該對血腥的傳統(tǒng)說“不”,!
- [ 06-25]狗肉節(jié)吃的狗來源合法嗎?
- [ 11-08]河南宋基會的羊頭與狗肉
- [ 10-11]公益場館不該“掛羊頭賣狗肉”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jīng)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