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校長共餐是對巴菲特午餐的東施效顰
zs-bk.com?2011-11-28 10:20? 龍敏飛?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11月23日晚,,成都一所中學從4000余名學生中遴選出了19名“尖子生”享受學校表揚的“最優(yōu)待遇”——和校長共進晚餐,。“入圍標準”是看剛剛舉行的半期考試成績,,宴席由學校統(tǒng)一買單,。同學和家長對學校此舉并不反對,甚至在晚宴上有學生激動得哭了起來,。(11月25日《華西都市報》) 成績優(yōu)異者可與校長進餐,,這般設想與創(chuàng)意,必然來自于“巴菲特午餐”,。畢竟,,一年一度的巴菲特午餐,早已牽動萬千創(chuàng)業(yè)者之心,,為接近創(chuàng)業(yè)之偶像,,尋求生意之良經(jīng),很多人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只為一頓午餐,。而今年的巴菲特午餐,,拍賣的最后價格已經(jīng)達到2345678美元。 巴菲特午餐很火,,必然會有“學步”者,,國內某些富豪也掀起午餐或晚餐熱,那自當別論,,而此處,,一校之長以與學生共餐為激勵,卻叫人貽笑大方,,有東施效顰之嫌,。 君不見,那些愿與巴菲特共進午餐者,,多乃自愿與仰慕,,即便自己掏錢,只要能學習到經(jīng)驗,,也屬心甘情愿,。而與校長進餐呢?大多并非自愿,,那未必人人喜歡,,就我學生時代而言,斷不愿意跟校長進餐,,畢竟,,有這么大領導在,,吃不好事小,不敢隨心所欲真叫人難受,。如果真要是年級前三方可,,我寧可考年級第四。而我之意識,,相信諸多學子亦如此,,學生時代,尚缺少拍馬之意識,,也并不以與校長進餐為榮,。 如此,與校長進餐,,又算哪門子的獎勵與激勵呢,?有學者分析,現(xiàn)如今,,有三種校長,,分別是家長型、學術型和官僚型,。家長型校長,,不少農(nóng)村學生應該接觸過,中午開飯時,,因無食堂,,大家一塊露天坐在草地上或教室里吃飯,校長端根長凳過來,,坐著和大家一起吃飯,,而學術型與官僚型則很普遍,前者為學術忘乎所有,;后者層次等級觀念十足,,是教育改革必須去除的“毒瘤”。 遺憾之處在于,,以與校長進餐為獎勵的校長,,正是官僚型校長,據(jù)悉,,年級第一方可坐在校長旁邊,,此乃赤裸裸之等級劃分制度,而以接近更高領導——校長為榮之意識,,更顯官本位底色,。本來,校長與學子理應“同樂”,如今成奢望,,只能說,,一者,校長與學生關系疏遠了,,校長未能盡職盡責,;二者,校長官僚化了,,有了嚴重的層次劃分概念,。 不可否認,學生的確需要鼓勵與激勵,,但這需要的,,只要是實實在在的好處,而非嘩眾取寵的追求眼球效應,,別出心裁地尋求獎勵方式,,這般做法,如未經(jīng)考量,,未尋求家長與學生之意見,,往往只會適得其反。 近段時間以來,,關于教育歧視之說甚囂塵上,,綠領巾、紅校服,、三色作業(yè)本,、分批開家長會等,,讓教育歧視成熱門話題,,而此次與囂張共進午餐,歧視之說再度張揚,,其實,,這并非歧視,而是官僚,。教育公平,,也不是從歧視到官僚的置換。歧視可怕,,官僚更可惡,。一個健康運行的教育秩序,應的一個自由而開闊的空間,,過多的條框與限制,,大抵無法觸及教育公平的彼岸。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28]校長餐,還是“綠領巾”的靈魂附體
- [ 11-28]校長宴請學生與“綠領巾”何干
- [ 11-28]“校長宴會”不如取名“優(yōu)等生宴會”
- [ 11-18]校長兒子上清華,,靠爹還是靠實力,?
- [ 10-19]北大校長作化學“神曲”有何不可?
- [ 10-19]讓我們和校長一起娛樂
- [ 09-06]大學校長典禮“演講”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