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俠”出口成“臟”根在社會麻醉
www.fjnet.cn?2011-11-10 11:07? 何勇?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7日下午,,北大教授孔慶東在其官方認證微博大爆粗口,,用三句粗口拒絕《南方人物周刊》記者采訪?!耙环昼娗?,《南方人物周刊》電話騷擾要采訪我,態(tài)度很和氣,,語言很陰險,。孔和尚斬釘截鐵答復了一個排比句:去你媽的,!滾你媽的,!操你媽的!”(11月8日《成都晚報》) 縱然要求采訪“北大醉俠”孔慶東的《南方人物周刊》記者在態(tài)度和語言方面“很陰險”,,引起孔慶東強烈不滿,。但是,只要記者沒爆粗口,,沒搞人身攻擊,,孔慶東應當壓住心中的怒火,,理性拒絕,可以拒接電話,,或者將其拉入黑名單,,甚至可以走法律途徑,起訴記者對其生活進行騷擾以拒絕采訪,,這些都行,。就是不應該在作為公共平臺的微博上大爆粗口,以低俗的三字經(jīng)回絕記者的采訪,,更何況是在記者節(jié)前夕,,這傷害的就不是一個記者,而是一個職業(yè)群體,。 再者,,孔慶東雖然號稱“北大醉俠”,但是身份畢竟是北大教授,,孔子后人,。動不動就在公眾場合大爆粗口,用國罵回人,,與其身份要求顯然極不匹配,,連起碼的公民素質都沒有,是教養(yǎng)缺失的表現(xiàn),。 事實上孔慶東大爆粗口并非這一次,,而是習慣性的出口成“臟”,已經(jīng)多次在公眾場合大爆粗口,,僅以粗口大罵記者就有幾次,。換言之,這一次孔慶東在微博上大爆粗口,,以三字經(jīng)大罵《南方人物周刊》記者不過是其習慣性行為的結果罷了。然而,,一個堂堂的北大教授何以習慣性的出口成“臟”,,樂于在公眾場合大爆粗口,使用三字經(jīng),。筆者認為,,表面上看是我們?nèi)蚀鹊纳鐣芽讘c東慣成出口成“臟”的個性,根源則是社會麻醉惹的禍,。 一方面孔慶東每次大爆粗口,,雖然傷害了北大和教授的形象,但是每一次孔慶東都安全過關,,沒有受到任何的懲處,,北大沒有給予任何處分,,因為北大“兼容并包”,歷史上大爆粗口的名教授不止孔慶東一個,。導致孔慶東我行我素,,越來越不受約束,無視社會公德,,不在乎出口成“臟”的惡果,,因為出口成“臟”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大爆粗口毫無成本,。另一方面孔慶東雖然大爆粗口得罪了很多人,,但是一個奇怪現(xiàn)象則是,不但沒有受到公眾自覺的封殺和抵制,,相反他越罵人就越出名,,身價越漲越高,找他上節(jié)目的越多,,出版的書和編輯的雜志銷量越好,。甚至我們一些人不但不指責他這種大爆粗口的行為,相反很是羨慕和欣賞他的三字經(jīng),,模仿和學習他的做法,,動不動就大爆粗口,并言辭鑿鑿的說,,北大教授孔慶東都能在公眾場合罵娘,,我一個小普通人,有沒什么素質,,怎么就不能,,造成極不好的負面效應。換言之,,“北大醉俠”動不動出口成“臟”,,不是人醉了,而是社會醉了,,是社會的調整功能失效了,。 要讓“北大醉俠”清醒,只有給他潑瓢冷水,,好好給他沖個涼,,讓他清醒認識到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是不是達到了目中無人,,無視公德,,隨意罵人的境界。這瓢冷水就是公眾自覺抵制孔慶東,,以市場方式投票拋棄他的這種低素質行為,,拒買他的書和雜志,,拒看有他的節(jié)目,倒逼他老實做人,,而不是社會沉淪迷醉,,他越罵人,我們越喜歡,、越追捧,。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9]孔慶東教授 請有話好好說
- [ 11-09]孔慶東罵記者底氣何來?
- [ 11-29]馮小剛,、周立波,、孔慶東:三個山寨火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