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江蘇,、福建,、浙江、北京等地接連發(fā)生橋梁坍塌,、斷裂事故,。為此,交通部24日要求:各地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治理超載的力度,,堅決制止嚴重危及橋梁安全的違法超限車輛上路上橋,。據悉,在最近幾起橋梁事故中,,多數與嚴重違法超限超載有關,。
從保護橋梁安全角度,交通部要求加大治理超載力度并沒有錯,。畢竟,,橋梁安全與設計限重水平直接相關,任由超限超載車輛過橋不僅會降低橋梁使用壽命,,嚴重的話還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再者,近期發(fā)生的橋梁坍塌,、斷裂事故,,事發(fā)時均發(fā)現有超載大貨車通過,這也不由得不讓人把二者關聯(lián)起來,。在這情況下,,為保障橋梁安全和公眾人身安全,制止嚴重違法超載超限車輛上橋,,實為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必須采取的措施之一,。
不過,危及橋梁安全的因素頗多,,不獨超載車輛使然,。比如說,橋梁建筑質量,、使用年限以及日常養(yǎng)護狀況,,都可能影響到橋梁安全。有的橋梁已經過了使用年限仍超期服役,,就算平時不走大貨車,,其實也難以保障通行安全。但是,,當前比較突出的問題在于,,許多橋梁雖剛建造不久,質量卻很成問題,。碰上這類豆腐渣橋梁,,別說超載車輛通過,就是平時走走也讓人提心吊膽,。記得南京曾出現一座耗資5000萬元建造的 “橋糊糊”(這座橋被發(fā)現欄桿開裂后,,施工單位竟連夜用膠水將裂口糊上),走在這樣的大橋上,,誰不會膽戰(zhàn)心驚,?
大概也因如此,交通部要求治理超載車輛上橋的消息傳出后,,許多網友非但不“領情”,,反而認為這是本末倒置之舉。甚至還有網友調侃,,有關部門先是建造了那么多豆腐渣橋梁,,然后把責任推給“超載”,接著再借“治理超載”罰款斂財,,真是“生財有道”,。這還真有點冤枉交通主管部門了。不說橋梁建造是一碼事,,橋梁交通與安全管理又是另一碼事,,即便這些都和交通主管部門有關,也不能說治理超載就一定不對,。只不過,,在橋梁質量問題凸顯的今日,任何不正面回應這一現狀的做法,,都可能引起公眾的不滿,。
就此而論,交通部要求治理超載的通知引起網友非議,,恰是當前橋梁安全引發(fā)社會信任危機的一種表征,。而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公眾不滿情緒也非全無道理,。更何況,,近期發(fā)生的橋梁坍塌、斷裂事故,,到底和車輛超載超限行為有多大的關系,,目前也不好輕易下結論。例如,,7月14日福建武夷山公館大橋坍塌,,7月19日北京懷柔區(qū)白河橋發(fā)生坍塌,。上述事故雖然都被懷疑與事發(fā)前有超載車輛通行有關,但是事故調查結論均尚未公布,,這時候光是拿超載車輛開刀,,確實難免給人“轉嫁責任”的觀感。
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是要治理超限超載違法行為,,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更應正面回應公眾質疑,,認真調查橋梁坍塌事故是否與建筑質量有關,。這樣的話,才能從各方面去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特別是,,有關部門應當反思:為什么許多新建橋梁反倒沒有一些超期服役的老橋來得牢固?
例如,,距今已有74年歷史的錢塘江大橋,,那么多年來任憑風吹浪打,依舊巋然不動,。據介紹,,這座大橋當初是按照20公里的時速設計的,設計荷載鐵路面軸重50噸,、公路面15噸,。但是到現在,在這座橋上,,動車可以跑到時速120公里,,汽車也可以跑到100公里,每日通行汽車超過一萬輛,,火車超過150輛,。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座大橋至今沒有進行過技術上的大修,,2000年的維修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也僅僅是更換了公路橋的橋面板。比起這座“橋堅強”,,那些形形色色的現代豆腐渣大橋都該羞愧“自殺”,,別再把賬賴在超載車輛上了。
真正把老百姓人身安危放在心里,,把橋造好,,這才是眼下最令人關切的問題所在。錢塘江大橋之所以讓人肅然起敬,就在于“當年是真把修橋當成百年基業(yè)在做”,。而如今,,有些設計壽命三五十年的大橋,沒過多少年就垮塌了,。這無論如何是說不過去的,。
(作者為資深評論人士)
- 2011-07-21塌橋因超載 超載又為何
- 2011-07-18對于超載不能只限不禁
- 2011-07-05治超載僅靠查處還不夠
- 2011-04-13誰來解開這個超載“死結”?
- 2010-03-02福州又現返城高峰 高速交警嚴查超載酒駕擋車牌
- 2010-03-01超載校車在城市化縫隙間窒息
- 2010-01-29大城市人口超載不是流動人口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