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鰲峰街道亞峰社區(qū)的林大姐49歲,,離異后與八旬老母一起居住,,生活挺困難。禍不單行,今年林大姐又查出患了乳腺癌,住院花去2萬多元,,生活過得更窘迫了。能借的親友們都已求助過了,,萬般無奈之下,,她想起了社區(qū)的“愛心互助站”,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向社區(qū)居委會寫了份求助報告,。接到求助報告的兩天后,亞峰社區(qū)居委會主任馮珍和幾位熱心居民帶上1500元和一些營養(yǎng)品,,來到林大姐的病床前,,鼓勵她要堅持下去,“我們鄰居都會盡量幫你的”,。(東南網(wǎng)6月12日)
據(jù)了解,,該社區(qū)的草根救助站深得人心,。因為無論是前期籌辦的摸底,,還是后面的具體實施,社區(qū)都把工作做實做細,。善款賬目清晰,、發(fā)放公開透明,用實際表現(xiàn)打消了居民“愛心款能否落到實處”的疑慮,。這樣的社區(qū),,不僅困難戶喜歡,,其余居民也是積極擁護。所以,,在沒有任何強壓措施下,,居民甘心情愿掏出錢來維持救助站的正常開展。
比起來源豐富,、資金雄厚的政府慈善基金會,,這個草根救助站或許顯得微不足道。確實,,總資金不足三萬元,,三年來發(fā)放的17筆愛心款,最大的3000元,,最小的才百余元,。救濟的錢并不多,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特困戶的生活難題,。但是,,對于山窮水盡的居民而言,政府的慈善基金可能鞭長莫及,,反而這個草根救助站更可親可靠,,更能解決他們一時的燃眉之急。在這里他們也能深切感受到“鄰里互助”的溫暖,!讓人欣慰的是,,曾經(jīng)的受助者小林從軍前表示要把津貼省下來捐給救助站,這樣的“反哺之情”也讓我們對這個草根救助站的前景多了一份美好的憧憬,!
遺憾的是,,草根救助站的力量與性質(zhì)決定了它給予困難戶的只有“春風(fēng)化雨”般的滋潤,離特困戶的真實需求有明顯一段距離,。所以,,它不僅需要社區(qū)居民“眾人拾薪”的熱情,更需要政府的關(guān)注與支持,。重視民生,、為民解憂光靠逢年過節(jié)的“送溫暖”遠遠不夠,老百姓需要的是盼得來喊得應(yīng)的及時雨,。這樣的背景下,,讓慈善深入基層,為草根愛心基金注入新鮮血液就變得尤為迫切,!
- 2011-06-10中國本土慈善呼喚大手筆
- 2011-05-24擴大募捐主體有助于慈善回歸民間
- 2011-05-16慈善不能被官場“潛規(guī)則”掩蓋
- 2011-05-13宗慶后能否改寫中國慈善史
- 2011-05-10陳光標 暴力慈善
- 2011-05-10慈善不應(yīng)是陳光標一個人的反思
- 2011-05-09運作慈善項目不能只靠個體良心
- 2011-04-29國內(nèi)慈善業(yè)的短板害了陳光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