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應該有什么樣的精氣神?青春朝氣,,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敢于質(zhì)疑,具有無窮好奇心和強烈求知欲,,溫和寬容理性,,善于獨立思考,并在審慎思辨中獲得進步的不竭動力,。這或許應是青年人的理想氣質(zhì)和獨特魅力,。
五四是屬于青年的節(jié)日,在這樣的時節(jié),,談論青年氣質(zhì),,不是一個應景命題,而是嚴肅的價值探討,。今年“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溫家寶總理言辭懇切地談到,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在青年一代身上,。如果一個民族沒有奮發(fā)有為的青年,,就沒有未來,;如果一個民族沒有誠實、正直,、果斷,、善良和勇敢的品格,那么它將無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此言情真意切,,切中肯綮。某種意義上,,有什么樣的青年,,就有什么樣的民族。作為一個即將成為中流砥柱的群體,,其精神風貌和價值訴求,,關(guān)乎國運。青年的精神氣質(zhì),,與國家前途和時代發(fā)展,,休戚相關(guān)。
青年象征著生機和希望,,理應成為最不可低估建設(shè)性力量,,而非相反。只有知識與理想,,科學與理性,,民主與法治,寬容與共識,,公正與誠信等正面力量的綜合塑造,,才能打造一支獨一無二、領(lǐng)袖群倫的青年隊伍,,才能讓一個民族卓爾不凡,。而這就要求青年人必須有這篤定的信念,尊奉那些普適性的價值,,以獨立思考為重要的批判武器,,時刻防備自己陷入暴戾、偏狹,、盲從,、刻薄、功利,、實用等負面陷阱,。
青年要學會獨立思考,寬容而理性,,首先就必須正視現(xiàn)實中充斥的暴戾,、功利之氣,,避免行為失去應有的節(jié)制。比如,,一個青年刀刺另一青年,,施暴者有著一定的社會背景,而受害者則是最底層民眾,。這時輿論特別是以青年為主的網(wǎng)上輿論,,一方面要呼吁法治力量,呼吁讓司法來傳輸正義,,重樹法律尊嚴,,讓施暴者得到應有懲罰;另一方面也應注意分寸拿捏,,不至于讓其間混入過多的“仇富”等暴戾的負面情緒,,以致影響司法公正,造成“多數(shù)人暴力”,。而對一個未成年人的關(guān)注,,輿論評判也應格外小心,以防集體情緒失控造成網(wǎng)絡(luò)暴力,。雖然這不光是青年的責任,,但他們應成為表率。
暴戾和仇恨解決不了問題,,而弱者對弱者的道德?lián)榉?,更是令人痛心的?nèi)耗,唯理性之光,,能燭照未來。這就需要合作與理解,,靠獨立思考,,
對抗被裹挾的盲從情緒。有寬容之心,,有傾聽異見的度量,,讓“非主流”價值也有展現(xiàn)和存在的空間。
青年學者熊培云的“青年中國說”提到,,“新新青年概是這樣一些人,,他們以樸素知識為信仰,以幸福生活為目的,,視自己的前程為國家的前程,,既努力謀求自己的進取,又承認異己的自由,;他們將秉承人類普世的關(guān)于自由與幸福的想象,,在多元化與寬容精神的感召下,,從今天起,做一個至‘年老而勿衰’的世界公民,?!?/p>
我想,這樣的青年氣質(zhì)才配得上這個時代,,更應成為時代內(nèi)在的驅(qū)動精神,。在這個物質(zhì)時代,青年人必須有足夠的公共意識和責任擔當,,而非只關(guān)心自己一畝三分地,。青年不能太物質(zhì),不能缺乏逐夢的激情,,而應時刻燃著創(chuàng)意和思想火花,。
雖然生存和發(fā)展壓力較大,年輕人特別是精英青年,,仍應多肩負一些社會責任,,把個人價值實現(xiàn)和國家民族需要結(jié)合起來,以個人發(fā)展助推社會整體進步,。如此,,每個青年的奮斗史,聯(lián)接起來就是一部氣象萬千氣勢恢弘的時代發(fā)展史,。當穿越“歷史的三峽”,,成功完成轉(zhuǎn)型,中國一定會步入理想國家的殿堂,,有更值得期許的未來,。
- 2011-05-04紀念五四 以熱愛生活的方式
- 2010-05-04明年“五四”不要忘了放半天假
- 2010-05-04青年節(jié),應有“羞言五四”的覺悟
- 2009-05-05“五四”不應在青年眼中漸行漸遠
- 2009-05-05“五四”半天假,,這個真沒有,?
- 2009-05-05“五四半天假”緣何會成“一紙空文”?
- 2009-05-04臺灣頹廢青年與空白的五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