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老人摔倒,,在攙與不攙之間,我們希望社會上可以形成攙扶幫助的正面風氣,?!?日,華南師范大學理論部副主任,、中國好人網發(fā)起人談方教授告訴記者,,該網站已經從今年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起籌建“攙扶老人風險基金”,基金將為攙扶老人受到冤枉者提供法律和經濟援助,。(據2011年3月8日《北京青年報》)
談及成立攙扶老人基金的目的和目標,,談方教授說:好人網就是要不讓好人寒心,我們要告訴大家遇到老人摔倒放心大膽地攙扶,,全國愛心人士做你的堅強后盾,,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老人摔倒大家一起幫助,,這應該是社會的主導風氣,。但愿這一美好的期待能夠盡早成為現實。
2006年,,南京小伙彭宇因攙扶一位摔倒老太而被告上法庭索賠13萬,,法院審理后認為本次事故雙方均無過錯,按照公平的原則,,當事人對受害人的損失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此,判決彭宇給付受害人損失的40%,。但彭宇表示不服,,雙方后在二審期間達成和解協議,最后案件以和解撤訴結案,?!芭碛畎浮焙桶l(fā)生在各地的老人摔倒無人敢扶的案例對公眾心理產生了較大負面影響,也引發(fā)了人們對社會道德價值導向的反思,。此后,,類似的案例又相繼在河南和陜西等地上演。
在一個社會里,,當人們?yōu)榱藗€人一己蠅頭私利而不顧人間天理大德,,無視社會公秩良俗,甚至拋開骨肉親情于腦后,而昧著自己良心顛倒黑白的時候,,不能不說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倒退,。悲劇的出現,,暴露出了“好人”難當,,“壞人”吃香的殘酷現實。不錯,,當人們見義勇為所獲得不是快樂,,而是種種尷尬、無奈與冤屈,,是不盡的麻煩,、痛苦甚至是災難時,誰還會做一個“好人”的呢,?
見義勇為,,見危相助,助人為樂,,行善多積德,,好人得好報,等等,,這些都是人之常情,、亙古之理,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那么,,眼睜睜地看著虛弱的老人摔倒在地了,周圍的人卻誰都不肯迅速上前去扶起來,,要么視不見,,要么圍觀不助,要么躲而避之,,人們?yōu)槭裁淳汀安桓曳觥蹦??目擊者又為什么不懇去作證呢?
我覺得,,人們遇危之所以“怕”字當頭,,縮手畏腳,不敢靠前營救,,重要的原因還在于,,好人不得好報,害怕給自己招惹麻煩,。實質上,,它觸及的是目前中國社會轉軌換型過程中人們精神世界中倫理價值觀念的失落問題。
不可否認,如今中國社會見義勇為的道義與法制環(huán)境并不太好,??梢韵胂螅绻麄鹘y(tǒng)的倫理道德不再讓人信服,,現代思想觀念也不具有說服力,,社會道德輿論集體失語,法律援助機制缺失,,“不敢扶”,、“不作證”折射出了社會道德價值體系的傾斜。
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全社會道德價值體系的重鑄,,使“助人為樂光榮,損人利己可恥”成為主流文化,,才是最為重要而緊迫的,。社會道德價值體系建設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它牽涉到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等三大領域,涉及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個體道德形成的社會心理過程,關聯人的行為選擇,、行為修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等,需要通過構建道德實踐的活動平臺,,依托學習,、就業(yè)、人際交往,、網絡交流等方面的管理,、規(guī)范和引導,進而不斷提高公民的道德價值取向的水準和道德認知水平,,逐漸使敢于扶,、愿意扶、主動扶成為社會風尚,。而“攙扶老人風險基金”的建立,,可以解決求助者的燃眉之急,但不可能包打天下,。
讓見義勇為者得到好報,,關鍵是不能讓訛人者獲得任何便宜,。要確保法律的、行政的,、教育的,、輿論的、經濟的援助之手全部到位,,使好人不再孤立無助,,尤其是在訴訟中實行反舉證制度,并對訛詐者予以嚴厲處罰,,使居心叵測者不敢妄動,。
- 2011-03-08有無道德血液,,大家看得明白
- 2011-03-08別把嚴肅的稅收問題搞成道德宣言
- 2011-03-02自來水管中應流淌道德甘泉
- 2011-02-28醫(yī)藥回扣比注水肉更其道德淪喪
- 2011-01-14如何走出“彭宇案”的道德焦慮
- 2011-01-07不要把“女生做裸模”當道德試紙
- 2010-12-22社會需要一場道德重建
- 2010-12-21有償失物招領留住滑坡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