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廈門網(wǎng)民發(fā)出了“抵制鳳姐”的聲音,但鳳姐還是來了,,前天晚上在廈門的54娛樂城堡“走穴”,。(11月1日東南網(wǎng)-海峽導報)
毫無疑問,這家娛樂場所邀請鳳姐來廈“暢談人生,、職場經(jīng)歷”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活動,,雙方目的都很明確:娛樂場所借鳳姐“網(wǎng)絡(luò)紅人”的身份及其一貫雷人的行動和語言,來制造轟動,,利用“眼球效應(yīng)”吸引消費者乃至媒體的關(guān)注,,最終與鳳姐共同淘金。在這樣的情況下,,媒體的報道和市民的抵制,,只會增加活動的曝光度,有助于他們達成目的而已,。
縱觀鳳姐“出道”以來的言行,,無論是征婚時“非清華,、北大畢業(yè)生不嫁”的擇偶標準,,還是來廈之前的爆乳廣告牌引起風波,,都只是她用來吸引關(guān)注的一個炒作手段,用以保持知名度的一個工具:前者,,鳳姐利用大眾對其“學歷低,、身高1.46米、其貌不揚”的評判,,通過設(shè)置名校帥男的擇偶標準來制造反差,;后者,則以“低俗”為噱頭,,來“挑逗”市民的道德底線,,以引起爭議、抵制,。
因此,,當鳳姐來廈“暢談人生、職場經(jīng)歷”并拋出“我喜歡讀舒婷的文章,,不過,,她詞很窮,寫得沒我好”這類言論時,,我們不必急于反對,、抵制,而該先想一想,,該娛樂場所的行為沒有違反相關(guān)的法律法規(guī),,鳳姐的言行也沒有對他人產(chǎn)生傷害,為什么她的言行卻總能成為輿論關(guān)注的焦點,?原因就在于以下幾點:其一,,部分商家熱衷于打道德的擦邊球,炒作這種偏離主流社會生活的病態(tài)現(xiàn)象,;其二,,公眾缺乏基本的判斷,習慣于以正義為名,,用道德的大棒評判他人,;其三,媒體沒有起到社會公器該起的引導作用,。
廈門大學的朱冬亮教授認為,,作為社會輿論,本身要有寬容心,,一個文明的城市,,更是應(yīng)該具有包容的心態(tài),對于“鳳姐”來廈事件,,關(guān)鍵是每個人都抱一個平常心來看,。倘若能如朱教授所言,,那么,我們就不會成為商家及鳳姐制造話題的工具,,他們自然也就沒了市場,。
- 2010-07-26正視鳳姐的智力和品格
- 2010-07-07鳳姐讓“封殺”無以遁形,?
- 2010-07-07有關(guān)鳳姐的爭議和權(quán)利
- 2010-07-06拿鳳姐做反低俗的靶子合適嗎,?
- 2010-07-06李少紅應(yīng)該向鳳姐學習
- 2010-07-01廈門鳳姐待嫁
- 2010-07-01從“廈門鳳姐”想到拜金的無奈
- 2010-06-28“廈門鳳姐”為什么非富二代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