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繼去年將“三中”路沿街108座書報亭全部拆除之后,,日前拆除范圍已逐步擴大至街巷,。玄武區(qū)新街口街道52條街道的54個書報亭,目前已拆除17個,。至于拆遷原因,,相關(guān)部門表示,,書報亭沒有規(guī)劃證屬于占道經(jīng)營,長期超范圍經(jīng)營影響市容形象,。(見2010年10月23日《揚子晚報》)這種將書報亭趕盡殺絕的的做法,,不僅是政府潔癖癥的表現(xiàn),而且也有扼殺城市文化之嫌,。
所謂城市文化,,是指與經(jīng)濟、政治并列的城市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chǎn)物,,它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fā)展觀等具有意識形態(tài)性質(zhì)的部分,也包括科技,、教育,、習俗、語言文字,、生活方式等非意識形態(tài)的部分,。城市文化作為城市的精神產(chǎn)品,規(guī)范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對人的影響是根本的和長遠的,。圖書館、書店,、報刊亭等,,則是城市文化傳播的載體,不僅是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也是人們享受精神食糧重要渠道,。因此,不宜輕易對報刊亭動殺手,。
至于書報亭沒有規(guī)劃證,、占道經(jīng)營、超范圍經(jīng)營、影響市容等問題,,完全屬于管理問題,,而不是報刊亭本身的錯。更何況,,報刊亭不僅解決了部分人就業(yè),,而且給市民買報紙、書刊提供了諸多方便,。許多人上下班途中,,隨手即可買到。取消了報刊亭,,顯然不會受到歡迎,。“小街小巷不是主干道,,擺個書報亭不影響交通和市容,,這不是折騰人嗎?”經(jīng)營報刊亭的凌先生表示,,“當初要我們統(tǒng)一報亭鐵皮房,,我們答應了;去年“三中”路整治時,,要報亭向街巷安置,,我們服從了;現(xiàn)在又要全面拆除,,這不是朝令夕改,、趕盡殺絕嗎?偌大的歷史名城南京市,,就容不下我們這小小報亭,?”由于取消街頭報刊亭之后,入室報刊銷售點分布在銀行,、藥房,、公司大廳,給市民帶來諸多不便,。習慣于在報亭買報的李小姐就說:“都是順手買報紙,。哪有為了報紙?zhí)焯烊ャy行、藥房的,?”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必須培育新的文化業(yè)態(tài),加快構(gòu)建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文化傳播體系,,使人民基本文化權(quán)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其中,,城市街頭的報刊亭就是文化傳播體系節(jié)點之一,,不僅不應該以加強城市管理為名動輒予以拆除,而且需要扶持與規(guī)范,。因此,,我們希望南京市三思而后行,其他城市則須引以為戒,。
- 2010-10-15強拆主導者的聲音確有討論價值
- 2010-10-14人民時評:值得警思的“強拆論”
- 2010-10-14記住那些強拆號召家
- 2010-10-13從宜黃官員來信看“強拆”的官意基礎(chǔ)
- 2010-10-13一封試圖強拆“依法治國”的自白書
- 2010-07-26遏制強拆,,《刑法》須走上前臺
- 2010-07-09“最牛別墅”被強拆 主人身份仍在霧中
- 2010-06-22先“炮打”,后“鳴鑼”,,再發(fā)生強拆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