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人心目中逐漸成為理想NGO的榜樣和先鋒的時候,壹基金的創(chuàng)立者,、著名電影明星李連杰日前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面對面》采訪時透露,該慈善計劃目前正面臨嚴重的危機,,壹基金存在中斷的可能,。
壹基金的生存危機,不是來源于善款的募集,,而是來源于身份的合法性和生存的環(huán)境,。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問題。因為在中國,,只有公募基金有權向公眾募捐,,而非公募基金沒有這樣的權力。于是壹基金與中國紅十字會簽下三年合約,,作為私募基金的壹基金掛靠在有公募資格的中國紅十字會名下,,借助中國紅十字會的名義向社會公開募捐,做公募基金會的項目,。媒體將這種模式稱之為“國內首次嘗試的一種公益模式”,,但我們知道,這種模式與其說是創(chuàng)造性和嘗試新的做法,,不如說是無奈之下的變通或者屈服,。
按照李連杰的話說,壹基金是一個已經生了的孩子,,但是沒有身份證,,身份和法律結構模糊,這在和他人的合作中會帶來很多問題,。
從這一點來說,,我們固然不能說壹基金就是中國最為理想的民間慈善組織模式,甚至不能說它是一種正常的模式,。但是,,從它的發(fā)展軌跡和命運為窗口,能夠明顯看到中國民間慈善發(fā)展困境,。壹基金面臨的發(fā)展危機也就是在說明,,哪怕你能夠以夾縫中求生存的方式突破起步時的藩籬,,也無法正常地長大、長結實,,進入良性的自我運轉軌道,。
同中國其他的草根NGO相比,壹基金在中國算得上是一個特例,。一方面,,極具號召力的公眾明星、公開透明的資金管理,,嚴格的行事流程,、高效運轉的職業(yè)化團隊,以及有別于傳統(tǒng)的慈善理念,,為其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同和良好的社會信譽,,另一方面,它以民間與官方合作的探索者方式出現(xiàn),,被社會寄予民間慈善突破性發(fā)展的強烈期望,。而如今的現(xiàn)實告訴我們,在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所代表的官方和民間的嚴格區(qū)分面前,,這兩者都顯得極其脆弱,,隨時可能戛然而止。
因此,,在這個基礎之上,,壹基金無論中斷與否,它都永遠是一個特例,。即便它的外表看起來已經與西方國家相對成熟運作相差無幾,,但骨子里更像是“網開一面”的特事特辦,即便是它已經對中國的慈善環(huán)境有了非?,F(xiàn)實主義的認知和行動,,也無法完全打開民間公益組織獨立成長的空間。因為中國民間公益組織的制度環(huán)境實際上并沒有因為壹基金的聲名鵲起而有實質性的進步,。只要它們還要被時時納入官方軌道,,成為官方組織的附屬,民間公益組織生存和發(fā)展問題就不可能有技術化的解決方案,,也沒有中間道路可以走,。
我們并不是要否認官方公益組織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官方機構和民間組織,,是慈善兩種樣式的生長,任何一個有意于慈善的公民都應當有選擇的權利,。它意味著,,社會需要通過這樣的選擇,,在捐贈者與公益機構之間建立一個有著良好信譽且便利的善款循環(huán)網絡。如果沒有這樣的平臺,,民間能量的釋放就永遠是隨機的,、沖動的,既沒有牢固的理念作支撐,,也無法脫離現(xiàn)實的利益考量,。近一段時間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的慈善晚宴在中國富豪群體中的別樣遭遇,其實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 2010-09-09“鐵公雞”的慈善觀
- 2010-09-08公共福利,,還是私人慈善
- 2010-09-07富豪不做慈善僅僅是因為吝嗇嗎
- 2010-09-06“巴比”的那套慈善把戲為何在中國行不通
- 2010-09-06不要讓慈善成為中國富豪的一門生意
- 2010-08-18別總怪中國富翁沒有慈善之心
- 2010-08-18別總怪中國富翁沒有慈善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