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招商地產”子公司廣州招商房地產有限公司與會德豐置業(yè)(廣州)有限公司通過掛牌方式,,共同取得了位于廣東佛山市南海區(qū)的一塊地。至此,,根據自3月18日以來公開披露的信息來看,,16家以地產業(yè)為主的央企獲得國資委“認證”后的拿地總金額約為295億元,!
這些央企并沒有因國資委的清退令而收斂,,其中原因并不難理解。因為所謂的“清退令”本就針對非以房產為主業(yè)的央企,,而這16家央企就是以房產作為主業(yè),,并不在清退令管制范圍之內。既然主營房地產,,16家央企拿地自然是理所當然,,行政部門并無法也不能針對具體項目進行管制。更為重要的是,,屬于被清退范圍的78家央企的房地產業(yè)務占房地產市場的份額其實極為有限,,即便它們全部依令退出,對市場的影響和對房價調控的作用微乎其微,。結果就是,,看似強力的央企拿地清退令,,在實際上不過是“雞毛撣子打老虎”而已。
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于針對拿地行為的具體措施上,,而在于以央企為代表的國有企業(yè)如何確定其屬性定位。只要央企以商業(yè)逐利為終極目的,,那么所有試圖讓央企維護社會責任的努力都會化為泡影,,因為二者間根本就無法實現(xiàn)有機相容。
類似案例還有很多,,比如超級央企中石油,、中石化每年都能夠創(chuàng)造出驚人的高額利潤,但根本無法迎來公眾的贊賞,。究其原因,,雖然所有公眾都是石油巨頭的“名義股東”,但是中石油,、中石化每逢發(fā)布業(yè)績報告之時,,總要被“股東”指責壟斷、高價和暴利,,公眾絲毫沒有身為股東享受到業(yè)績回報的快樂,。
道理清晰可見,即央企的逐利行為并沒有真正給公眾帶來收益回報,,不僅如此,,公眾反而因央企追逐暴利而切身利益受損。房地產業(yè)也同樣如此,,借助財政資金背景和信貸優(yōu)惠政策,,央企能夠在民營房企困難之際逆勢拿地,并推高地價房價,。而畸高房價恰恰是當下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最大問題之一,,也是公眾對經濟問題最為不滿的矛頭所在。因此,,“央企賺錢,、百姓買單”才是央企清退令落空的真正痛楚。
- 2010-05-20北京再現(xiàn)地王,,樓市新政不進則退
- 2010-04-19福州2800畝“超級地王”風波
- 2010-03-18地王瘋狂,,廉租房哪里找地?
- 2010-03-18央企地王與二次房改互為因果
- 2010-03-23央企地王血管里有沒有道德血液
- 2010-03-17地王再現(xiàn),,央企為什么能獨占鰲頭
- 2010-03-16倆“大亨”談“地王”
- 2010-02-10不放過“地王”,,更不能放過“非地王”
- 2009-12-23地王——沒有最大,只有更大
- 2010-01-12地王別成樓市漲價“山大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