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華夏時報》所報道的“國資委近期通過約談等方式,,授意房地產央企下半年在各自專注領域加速擴張”一事,國資委一位未透露姓名的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予以否認。這位人士明確表示:“絕對沒有這個事情,,最近我們在房地產領域也沒有研究新的政策?!保ā兜谝回斀浫請蟆?月12日)
這條消息,,不由得讓人對房地產的調控力度生疑。既然是代表堂堂國資委辟謠,,為什么辟謠者的行政職務和姓名不能公開,,此為一疑。二疑,,辟謠的內容前言不搭后語,,讓人摸不著頭腦。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國資委近期通過約談等方式,,授意房地產央企下半年在各自專注領域加速擴張”的報道,。
但是,從當下房地產市場的蕭條和民營房地產企業(yè)的艱難度日等境況來看,,一向以打“民族牌”著稱的央企此次難免有“趁火打劫”之嫌,。所謂“蚌埠相爭,漁翁得利”,。從理論上講,,市場競爭的受益者將是消費者,但此次消費者能不能受益還有待觀察,。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有以往活生生的例子佐證。相信多數人還記得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之后,,包含北上廣在內的眾多一線城市房市集體掉價的那幕,,讓多少人重拾希望,人們相信,,只要等,、再等等房價就會徹底下降。然而,,沒等多久房市起死回生,,逆勢上揚,房價上漲更是一浪高于一浪,,而“帶頭大哥”正是近百家的央企,。
曾有報道顯示,在國資委要求非房地產主業(yè)中央企業(yè)15日內上交退出方案后,,78戶非房地產主業(yè)央企均已如期向國資委上報了退出方案,。3月18日,國資委曾表示:處于調整階段的中央企業(yè)集團下屬控股或參股的房地產公司,,要加快結構調整步伐,,15個工作日內制訂有序退出的方案。
時下,,中國房地產又走到了一個重要的關口,。在政策的調控干預下,房價依然是居高不下,,調控難抵預期,,市場觀望情緒嚴重,一方面是消費者在觀望,,等待房價的下跌,,另一方面是房產企業(yè)賊心不死,也在觀望,,等待套現和上漲的機會,。房市的未來到底是要軟著陸呢,,還是和上次一樣養(yǎng)精蓄銳、蓄勢待發(fā)呢,?而這一切都要看作為“帶頭大哥”房地產央企的行為,。央企動,則民企動,,房價勢必會再次發(fā)飆,。
因為,目前的調控政策只是一個“臨時工”而已,,誰也不能保證它的有效期到底有多長時間,。在這種撲朔迷離的環(huán)境下,無論是“帶頭大哥”央企,,還是“小馬哥”民企,,甚至是以房地產為財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對高房價還存有一定的僥幸心理,,畢竟,,政策尚沒有卡死,?!皫ь^大哥”依然是“帶頭大哥”,“小馬哥”依然是“小馬哥”毫毛未損,。
那么該如何打破這個僵局,?我以為,從更長遠的角度出發(fā)一方面宏觀調控政策要持續(xù)發(fā)力,,從土地交易,、到樓盤出售再到轉租形成一個連續(xù)性、長效性的干預機制,,或者是法律條文,,接受社會監(jiān)督,促使房地產經濟軟著陸,,降低社會大眾對房地產的僥幸心理,,讓炒房著聞風喪膽,讓以其從房地產套取暴利著傾家蕩產,。
另一方面對于不斷偷偷摸摸,、興風作浪的從事房地產的“帶頭大哥”的央企要嚴厲懲處,甚至凈身出戶,,或者是斬斷其在市場的操控,、炒作能力,讓房產運作還原,、回歸市場,。所謂擒賊先擒王,,拿下央企乃房市調控的頭等大事。屆時,,作為“小馬哥”的民企等有何用,,還不照樣規(guī)規(guī)矩矩。
- 2010-07-12央企“拿地潮”背后的房地產市場信號
- 2010-06-23房地產調控誤傷了租房人
- 2010-06-15如何看高房價與房地產新政
- 2010-05-18房地產新政績效會進一步釋放
- 2010-05-11謹防房地產調控中的“苦肉計”
- 2010-04-22房地產稅費不該“增”只該“轉”
- 2010-04-21中國時報:大陸房地產將進入買方市場
- 2010-04-20本輪房地產調控會不會再次失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