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頒布實施《國家中長期人才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人才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指導方針,、重大舉措,。《綱要》稱,,要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傾向,取消科研院所,、學校,、醫(yī)院等事業(yè)單位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圍繞事業(yè)單位行政級別的爭議堪稱由來已久,,而由決策部門明確提出取消行政級別,,這還是第一次?!毒V要》的出臺,,可以說為這一爭議畫上了休止符。要讓人才脫穎而出,,要打破束縛人才成長的體制機制性障礙,,必須去行政化,在這一點上相關各方已形成共識,。但是,,取消行政級別的終極目的是去行政化,,如果以為取消了行政級別則去行政化自然水到渠成,則屬太樂觀了一點,。
《綱要》剛剛頒布,,矢志不移追求“高校去行政化”的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即對媒體表示,此次取消大學的行政級別意義重大,,但不能將其等同于大學“去行政化”,,這只是“去行政化”的第一步,“因為沒有行政級別的人,,他還可以有行政權力,,可能還會阻礙教學科研的自主性”。朱清時認為,,大學真正做到“去行政化”需要有三個步驟:第一,取消行政級別,;第二,,精簡行政機構,精簡行政人員,;第三,,讓行政人員都變成服務人員,而不是追求權力的官員,。
浸淫教育界多年的朱清時此論可謂切中肯綮,。高校等事業(yè)單位取消行政級別只是去行政化的第一步,要從取消行政級別開始通向去行政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說從社會呼吁到引起爭議,,到?jīng)Q策部門痛下決心,直至最后取消,,行政級別去除已是大為不易,,那么要真正實現(xiàn)去行政化的目標,顯然將更加困難,。去行政化難,,究竟難在何處?難就難在行政權力主導一切已成痼疾,。在事業(yè)單位,,人們之所以對行政級別趨之若鶩,出現(xiàn)幾十名教授爭搶一個處長職位的怪事,,就因為行政級別代表著權力,,附麗著太多的利益。取消了行政級別,,行政人員不再被稱為“廳長”,、“處長”,,但稱呼的改變是否意味著權力的隱退和利益的剝離?這才是最要害也最難改的問題,。
細讀文本,,《綱要》對這一問題并不乏呼應。如《綱要》提出,,“對事業(yè)單位管理人員全面推行職員制度”,。然而,一個叫“職員”的管理人員,,是否就一定比一個叫“廳長”,、“處長”的管理人員能更好地為人才服務?我們從高校試行職員制度的實踐上也能看出一斑,。從2000年開始,,教育部在武漢大學等五所大學試點高校職員制度,而就在聲稱“效果不錯”的2009年,,武漢大學爆出了兩名校級領導涉嫌受賄的腐敗大案,。太陽之下并無新事,該案所暴露的仍是在事業(yè)單位內(nèi)部行政權力受監(jiān)督約束不夠的頑癥,。
事實證明,,事業(yè)單位去行政化必須依靠兩條腿走路:一是逐步削弱行政權力的主導作用,二是提高非行政人員的話語權,。只有兩者并舉,,才能徹底改變目前事業(yè)單位的權力格局,為人才的培育和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毒V要》提出,“在科研,、醫(yī)療等事業(yè)單位探索建立理事會,、董事會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結構”,這一結構下的民主治理方式如果順利建立,,行政人員向服務人員的角色轉(zhuǎn)換會順利得多,,行政權力主導的格局從此也將一去不返。
中國擁有世界數(shù)量最多的人力資本,,只要如《綱要》所說,,打破束縛人才的體制機制性障礙,人才資源優(yōu)勢就會抵消其他所有不利因素,,使國家和民族爆發(fā)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取消行政級別只是一個開始,事業(yè)單位去行政化也只是一個開始,它代表我們正在認真檢討桎梏人才的枷鎖,,這才是《綱要》超越文本,、最讓人振奮的意義之所在。
- 2010-04-21事業(yè)單位改革的美好愿景
- 2009-12-20事業(yè)單位改革重在“激活”事業(yè)
- 2009-10-28事業(yè)單位養(yǎng)老改革的“十萬個為什么”
- 2009-10-28事業(yè)單位養(yǎng)老保險為何難改革
- 2009-09-05事業(yè)單位績效工資將帶來什么,?
- 2009-09-04事業(yè)單位實施績效工資是要給誰多發(fā)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