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方網(wǎng)站日前公布了2010年年度工作要點,,其中提出,今年要促進全國財政性教育經(jīng)費占GDP比例4%目標的實現(xiàn),,要探索制定各級各類學校生均經(jīng)費基本標準和生均撥款基本標準,并要研究制定設立高等教育撥款咨詢委員會方案,,既要“要錢花”,,還要“花好錢”。
財政性教育投入達到GDP的4%,,幾乎成了中國教育界的“世紀話題”,。1993年發(fā)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指出:“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jīng)費支出(包括:各級財政對教育的撥款,,城鄉(xiāng)教育費附加,企業(yè)用于舉辦中小學的經(jīng)費,,校辦產(chǎn)業(yè)減免稅部分)占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比例,,本世紀末達到4%?!边@之后,,4%這一數(shù)據(jù),就一直被教育界以及關心教育的人士提及,。
尤其到了1999年,,統(tǒng)計顯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jīng)費只占GDP的2.55%,,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的呼聲日益高漲,。2004年,教育部前部長周濟在兩會期間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宣布,,2007年一定要達到教育經(jīng)費占GDP4%的目標,。可2007年的實際投入比例,,卻只有3.22%,。2008年,這一比例達到3.48%,,是1993年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
2004年教育部宣稱用三年時間“一定達到”的目標最終沒達到,因此,,對于2010年教育部再次表態(tài)要實現(xiàn)4%的目標,,人們也不能過于樂觀。另外,,教育部這次用了“要促進”這樣的提法,,表明實現(xiàn)教育投入達到占GDP4%的比例,不是教育部一家的事,,甚至可以說,,主動權并不在教育部手中。
在我們看來,,我國財政性教育投入長期以來沒有達到法定的4%的比例,,最關鍵的原因是沒有建立合適的教育撥款體系與透明的學校財務管理體系,教育撥款和用錢都缺乏監(jiān)督,、約束機制,,由此造成教育部門的“要錢花”、“討錢花”和“亂收費”,、“亂花錢”現(xiàn)象并存,,教育一邊缺錢,,一邊亂花錢,形成惡性循環(huán),。
- 2009-12-11給教育部春晚提個建議
- 2009-12-08教育部不要成無理由的“否定部”
- 2010-02-09教育改革核心在于放權
- 2010-02-05教育改革已達成“共識”了嗎?
- 2010-02-03大學教育改革不能坐等
- 2010-02-03教育改革:如何超越自相矛盾的主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