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手機不見了,,懷疑是班上學生“拿”了去,于是便要求全班學生自掏書包,,以示“清白”,。昨日,,武昌區(qū)陸家街中學的一群學生,對記者說,,老師這樣做傷了他們的心,。(楚天金報1月19日報道)
老師的行為也許是為了抓住小偷。但是對于無辜的學生們而言,,這樣的“教育 ”未免也太深刻了,。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就是權(quán)威的代名詞,。于是在面對老師的質(zhì)問時,,學生們只有乖順地服從,才能以示“清白”,。先不論是否真是學生偷了東西,,單是老師的這一強勢態(tài)度,便足以讓學生們?nèi)珞@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自掏書包,不僅令學生傷心,,更讓家長憂心——如此師德,,如何育人?當老師的不僅要傳授知識,,他的一言一行更是學生效仿的對象,。倘若老師手機丟了,就能隨便懷疑學生,,將學生等同于犯罪分子,,加以嚴刑逼供。這樣的行為,,只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一顆懷疑的種子,。以后學生要是也丟了東西,怎么不會疑心小偷就是身邊的同學,?尤其是那幾名老師眼中的重點懷疑的對象,,很可能因為這種特殊對待,產(chǎn)生自卑心理或者被其他同學歧視,。
作為一名受過高等教育的讀書人,,就應(yīng)該懂事理,明是非,。身為一名老師,,更應(yīng)該具有寬闊的胸襟。而現(xiàn)在為了一個手機,,就丟掉了自己身為老師的形象與尊嚴,,以冷漠的行為,,傷害了的師生之間的信任與溫情。這筆賬,,我想這名老師也算的清楚,。
誠信教育要從小抓起,更要從“老”抓起,。老師不僅是種職業(yè),,更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因此,,老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和良好的社會形象,。我們也將蠟炬成灰、潤物無聲這些最美好的詞匯來形容將一生獻給教育事業(yè)的老師們,。但我們也在擔心,,這崇高的形象被他們自己抹上污點。
- 2010-01-15婚姻“賣身契”背后的誠信拷問
- 2010-01-12公開承諾是政府誠信的一劑試紙
- 2010-01-06“公務(wù)員試考”關(guān)乎誠信更違反規(guī)則
- 2009-12-25政府誠信是社會民主的前提
- 2009-11-30賀老師給社會上了一堂誠信課
- 2009-11-25誠信不再,,接下去還會“刷”什么
- 2009-10-16征信范圍任意擴大不利于維護誠信
- 2009-08-18看中國酒桌社交的江湖式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