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時代,“和諧”不能以官員意志為轉(zhuǎn)移
中國先秦思想家孔子在《論語·子路》中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和而不同,,是社會事物和社會關系發(fā)展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和而不同”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觀念之一。因此,,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安煌笔亲鳛樽鋈说母驹瓌t而提出的,。在多元化文化的世界里,和諧應該是和而不同,,而不是官員的面子,。
哈爾濱供熱辦某干部體現(xiàn)出來的就是官本位的思想,然而構建“和諧社會”不是以官員的意志為轉(zhuǎn)移,。行政部門是為公眾服務的,,在和諧社會中,官員作為公仆應樹立強烈的服務意識,,而不是領導和權力意識,。應充分了解民意,洞察社會的變化,,化解各種矛盾,,提供公共服務,讓每個公民都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圍內(nèi)獲得輕松自由的發(fā)展。對于輿論監(jiān)督,,更應該敞開胸懷,,坦然地接受,如此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問題,,而不是一味地“捂蓋子”。有問題,,坦然接受與改進,,這才是構建陽光政府、法治政府,,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
相關新聞
- 2010-01-09和諧不是“報”出來的
- 2010-01-08社會和諧論是變相的替誰說話論
- 2010-01-08媒體不報道,,難道社會就和諧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