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政府帳的錢,,就很難再流出了,。這似乎已經(jīng)是一種習慣,,年底“突擊花錢”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財政部近日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11月全國財政收入5029.3億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236.9億元,,同比增長32.6%。全國1~11月累計則已經(jīng)完成財政收入63393.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324.89億元,,增長9.2%,完成預算的95.7%,。根據(jù)預算支出和已完成支出間的差額,,全國財政部門將在12月突擊花掉2萬億元財政資金(12月13日《重慶晚報》)。
這種現(xiàn)象似乎多年來一直如此,。比如,2007年中央各部委的支出預算超過1萬億,,當年剩下的3000~4000億元也是在年底突擊花掉的(2007年11月《南方人物周刊》),。這種雷打不動的年底“突擊花錢”當然不是某個部委、某個地方政府的行為,,而是存在于各個部委,、各級政府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這個現(xiàn)象的造成是因為財政核算的不完善,、太死板——如果不把當年的財政資金全部花掉,,來年就得不到同樣多或更多的財政撥款。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習慣了作為父母官的思維觀念所致,因為完全不必用“突擊花錢”的方式來消耗國家財政引起社會的廣泛爭議,。
那么,,該如何突擊花掉這些財政資金呢?不妨借鑒一下巴西的作法,。2003年,,在世界銀行的資助下,巴西啟動了“零饑餓”計劃,?!傲沭囸I”的旗幟性方案就是“家庭補助金計劃”,。所謂“家庭補助金計劃”,即人均月收入低于100雷亞爾(巴西規(guī)定享有此計劃的一個收入底線,,數(shù)據(jù)均為當年的收入標準)的家庭,,只要將6~15歲的孩子送到學校接受免費教育(出勤率達到85%),定期把7歲以下兒童帶到公費醫(yī)院免費體檢并接種疫苗,,每個家庭成員每人每月即可以從政府領(lǐng)取15~95雷亞爾的補貼——這筆補貼由銀行按月自動轉(zhuǎn)入受益人的帳戶,,從而避免了地方政府的克扣、截留,。
暫且不管這種作法是否一直堅持到了現(xiàn)在,,但這種作法是完全可以借用的。倘若中國各級各部門政府每年年底都把當年本部門省下來的財政資金悉數(shù)存入銀行,,并由銀行統(tǒng)一核算劃入一個專門賬戶,,再由這個賬戶轉(zhuǎn)入到——由財政、審計,、民政和公安等相關(guān)部門聯(lián)合指定的貧困家庭賬戶,,并且每年都如此由銀行直接轉(zhuǎn)賬到這些貧困家庭賬戶。
當然,,在細節(jié)問題上可以征求民意來完善這樣一個機制的實施,,比如省錢越多并全部用于了此項計劃的政府機關(guān)、部門在來年可以以發(fā)放獎金的形式來鼓勵所在部門的公務(wù)員樹立“把每一分納稅人的錢都用在了有用之處”的思想觀念,。不難想象,,這樣一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政策既解決了無謂消耗國家財政的難題,,也能因此而贏回政府丟失的一些政治分,,從而完成轉(zhuǎn)型成為一個真正的服務(wù)型政府角色之上。
- 2009-12-15我支持這樣的突擊花錢
- 2009-12-14財政年底突擊花錢更重要的是效果
- 2009-12-14遏制“突擊花錢”需要“突擊審計”
- 2009-12-14“年底突擊花錢”考驗預算法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