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當記者采訪白春禮院士,,問到現在有的高校中,,個別導師名下的研究生人數動輒幾十名,,甚至把學生看作自己花錢雇用在論文流水生產線上的“工人”,。針對這種情況,,有人形容“導師”變成了“老板”這一現象時,,白春禮院士回答說:如今在我國,,研究生把自己的導師稱為“老板”已經不是新鮮事,。假如學生只是跟著別人把“老師”調侃為“老板”,,沒有特別的含意,那也沒什么,。但是,,這樣的稱謂,往往在其中折射出師生關系的一些功利化傾向,,值得關注,,尤其值得我們這些當導師的來思考。
研究生稱導師為“老板”,,的確是折射出師生關系的功利化傾向,,但顯然又遠不止此?!皫熣?,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边@是韓愈老先生給老師下的一個經典定義,,千百年來,人們都認為這個定義是很精準的,,并不是已經“人老珠黃”,,應該被“小三”取而代之了,可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老師已經變成了學生的“老板”,,成為學生的“所有者”,而學生呢,,實際成了老師的“私有財產”,。因為所謂老板,,按照詞典的解釋是“私營工商企業(yè)的財產所有者”,這樣一來,,純潔而正常的師生關系,,就被嚴重扭曲了,老師本來是教書育人的,,應該傳授做人的道理與知識給學生,,而學生呢?以老師為榜樣,,學習老師的為人與知識,;可如今呢?一些老師成了學生的“老板”,,學生成了那些老師的“私有財產”,,成了老師的廉價甚至無償的勞動力。師生之間這種關系的嚴重扭曲,,并非學校的“專利”,。
今天,你走到大街上去看一看,,聽一聽,,那可真是遍地“老板”數不清,讓人不得不感嘆,,那有關“老板”的解釋看來也太不“與時俱進”了,。難道我們的經濟已經發(fā)展到了企業(yè)主比天上的星星還多的地步了嗎?事實上并非如此,,而是社會中人與人的關系發(fā)生了畸形的變化的反映,,是關系錯位的一種表現。
那么,,這種現象是如何發(fā)生的,?它的“發(fā)明權”屬于誰呢?它首先源于一些政府部門的官員們將自己與人民的關系與位置給顛倒了,。在封建社會,,政府官員是官老爺,是“父母官”,,將治下都當成了他們的私人財產,,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但今天的政府官員本來應該是人民公仆,,說得實際一點,,就是管理者,人民才是所有者,可是,,還有多少官員將自己當成管理者,,當成人民的仆人,在開展工作的時候,,將人民當成自己的主人,、“權為民所用”?他們一朝大權在握,,就將“主仆關系”完全給顛倒過來,,于是本來是“打工者”的政府官員成了“老板”,完全忘記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可見,,如今出現在大學校園里的老師變身“老板”的問題,,該反思的遠不止是導師們,首先要反思的是政府官員,,是整個社會。
?
- 2009-09-21導師“被署名”背后的情,、利,、偽(圖)
- 2009-07-16我來替市長導師“說清楚”
- 2009-07-16周森鋒的導師比最年輕市長更牛?
- 2009-07-16“富豪導師”影射學術尋租的泛濫
- 2009-06-05學生學術剽竊 導師難辭其咎
- 2009-07-16“富豪導師”是如何煉成的,?
- 2009-04-09導師自主權不能超越"程序正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