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國內教育現(xiàn)狀,,就是教育資源、特別是優(yōu)質高等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在此前提下,,只好實行不公平分配,將人財物資源畸型投入到少數(shù)重點院校,。往好了說,,是力圖先實現(xiàn)點的突破,,然后再帶動面的突破,而實際上是因為投入嚴重不足,,只能將多數(shù)孩子放棄掉,。所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就是說,,相對合格的,、與普通公眾經濟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相對廉價的教育資源只能滿足極少部分人需要,能“擠過橋”者得,,不能“擠過橋”者失,。
高考于中國各地的孩子都不容易,于部分人口大省則更為不易,。記得在今年高考放榜后,,我曾經對侄女說:你很不幸,以你的分數(shù),,如果有北京戶口,,肯定進清華或者北大了;但你也很幸運,,在湖北,,你的分數(shù)足夠使你在報考“211”、“985”大學時有相當大的選擇余地,,如果你不幸生在江蘇,、山東、廣東等一些高考大省,,同樣的成績,,進普通大學“一本”都有風險。
教育資源嚴重不足,,本來為國內教育問題之關鍵所在,。雖然應之以擴招,但擴招卻廣為詬病,,并非在于使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錯了,,而在于放棄了公共投入責任,在公共財政投入高速增長的同時,,教育投入的絕對額增加了,,但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卻沒有相應提高,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fā)展,,無法滿足社會需求,。沒有能力提供足夠多的、相對廉價的教育機會,,卻寄希望于營造市場主體與普通公眾之間單純市場性質的高價交易空間以彌補,,導致普通公眾不堪重負,,又因為種種管理弊端的存在,完全建立在贏利基礎上的市場化辦學的質量也不盡如人意,,種種辛苦與無奈,,已是公開的秘密。
其實,,素質教育本身也不算什么高深理論,,絕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素質教育好,,是必然的發(fā)展方向,,但關鍵所在,卻不在于素質教育好不好,,而在于客觀現(xiàn)實允不允許開展素質教育,。在客觀現(xiàn)實不允許的前提下,大搞素質教育豈不是把千萬個家庭,、千萬個孩子往火坑里推,?
素質教育從來不僅是一種單純的教學模式,而落實為一種繁密的制度設計,,設計的核心是寬進,,也就是說,教育資源充足,,足以滿足需要,,然后才是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與發(fā)揮,是對于多元化理念的容忍,、保護與發(fā)揚,,再繼之以嚴出,保證教育的質量,。而如上所述,,國內教育的現(xiàn)狀就是教育資源特別是優(yōu)質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唯拼命“擠過獨木橋”能夠獲得,,于億萬家庭,、億萬學生,最重要者,,就是竭盡全力擠過“獨木橋”,,不幸擠不過去的話,連接受較為合格的,、相對廉價教育的機會都沒有了,,還有什么素質好談呢?
- 2009-11-05應試教育為何這樣“頑強”
- 2009-11-05“素質教育”只是“應試教育”的面具
- 2009-11-05如何看發(fā)“紅頭文件”抓應試教育
- 2009-11-02二十又二十,,應試仍應試
- 2009-10-31應試體制下,,師德已經被“逼良為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