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視頻現(xiàn)場
> 正文
非遺展:融入生活的民間藝術
?
東南網10月30日廈門專電(本網特派記者 吳頌潔 李濤)本屆文博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定位是“海峽非物質文化遺產精髓展”,,所謂精髓展,,就是將最精品的東西拿出來展示,。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今年的展館選擇了木雕、竹編,、茶藝,、軟木畫、漆線雕,、木偶頭雕刻,、紙織畫等17個產業(yè)化程度較高,、市場潛力較大、可看性較強,、群眾參與度較高的非遺項目參展?,F(xiàn)場更有20多名國家級和省級傳承人“坐陣”,在展示的同時進行現(xiàn)場制作,。
據(jù)介紹,,目前福建省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共84項,國家級傳承人55名,,數(shù)量在全國名列第一,。
這些深受群眾喜歡的非遺項目如何在做好傳承的同時更好地進行市場開發(fā)和利用,請跟隨本網記者一起去看看,。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