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國慶中秋兩節(jié)期間,京滬高速公路客運一票難求,,揚州一對夫婦“靈機一動”,,借輛大客車跑起了客運,不料這輛“黑車”途中被查,,兩人弄巧成拙,。
眼下,不論在哪個城市,,無照經(jīng)營,、非法攬客的“黑車”可不少,有三輪,、摩的,、小轎車,也有中巴,、大客,。謂之以“黑”,是因為這類車低價攬客,,大大擠占了正規(guī)運營車輛的盈利空間,;他們只賺錢不納稅,影響國家稅收收入,;他們不定期強制檢測車況,,不投保三者險,不提供任何乘車憑據(jù),,乘客安全缺乏保障,。基于此,,從公安部,、交通部到基層管理部門,都千方百計對黑車圍追堵截,。某市運輸條例規(guī)定,,“黑出租”拉活兒,將被罰款3萬—10萬元,,管理部門的決心,,可見一斑。
然而仔細思量,,圍堵,、重罰絕不是辦法。
有需求就會有供給,。正是因為“一票難求”——公共交通服務(wù)資源的嚴重不足,,才讓老百姓不得不求諸“黑車”。“黑車”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城市交通的“脫節(jié)”,,尤其在大城市的城郊接合部,,公交線路稀少、候車間隔時間過長,,居民早晚出行,,全仗“黑車”幫忙。而管理部門整治“黑車”,,反令人們叫苦不迭,。增加公共交通供給,滿足百姓的出行需要,,才是打擊“黑車”的治本之策。
有壟斷就容易有“黑市”,。就拿出租車來說,,出于管理需要,有關(guān)部門一定程度上控制著行業(yè)門檻,。與此同時,,出租車“份兒錢”沉重,增加的運營成本,,最終都轉(zhuǎn)嫁給了乘客,。這樣一來,誰能開車,、車錢多少老百姓都說了不算,。而“黑車”的車錢總是好說好商量,人們焉能不動心,?筆者今夏出游,,在南北兩個旅游城市的火車站打出租,都被告知不打表,、“一口價”,。知情者說,幾家出租車公司“霸占”了站前接客的活計,。我們一家人大包小包站在路邊,,簡直是望眼欲穿盼“黑車”。消除壟斷加強管理,,為百姓提供價廉質(zhì)優(yōu)且充足的交通服務(wù),,“黑車”才沒有存活的空間。
事實證明,,圍堵,、重罰,并不能根治“黑車”,反給管理部門提供了“尋租”空間,,增加了交通管理的難度,。在北京城南某水產(chǎn)市場附近拉活的三輪車夫們,要向街道管委會購買價格三倍于出廠價的三輪車,,否則就按“黑車”論處,。對“黑出租”3萬—10萬元的“彈性”罰款,同樣也給權(quán)力尋租提供了可能,。
“黑車”司機大多是下崗職工,,或者城郊的失地農(nóng)民。一輛“黑車”,,往往是全家的生活來源,。與重金“罰他個傾家蕩產(chǎn)”相比,想辦法讓這些“黑”車變“白”——降低出租車行業(yè)門檻,,適當減免稅費,,使其成為正規(guī)的運營車輛,既服務(wù)百姓出行,,也解決自身的生存難題,,才是兩全之策。簡單的罰款禁令,,粗暴的“砸車”……觸目驚心的懲罰背后,,總是管理的粗放和低效。多些“人情味”,,多份民生情懷,,“黑車”之難或許迎刃而解。
- 2009-11-04給后"釣魚"時代打擊黑車行動提個醒
- 2009-09-17“執(zhí)法釣魚”的危害遠大于“黑車”
- 2009-02-23黑車司機為何被當成“活雷鋒”
- 2009-01-11黑車能不能變“藍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