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而是這些成果本就不是成果,,是被高校與教授們命名為成果,、用于評職稱、申報經(jīng)費的“偽成果”,。
在日前舉行的2009年寧波大學校長與企業(yè)家論壇上,,浙江沁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建榮說:“目前,高??蒲许椖颗c企業(yè)需求相距甚遠,。這座計劃經(jīng)濟的 ‘最后堡壘’非打破不可?!倍鴵?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目前,我國科技成果轉(zhuǎn)化率平均僅為20%,,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化的不足5%,,遠遠低于發(fā)達國家水平。(10月19日《中國青年報》)
高??蒲小白詩首詷贰痹缫巡皇切侣?。近年來的“兩會”上,科研成果轉(zhuǎn)化率極低的問題,,也總是成為教育界,、科技界委員代表的熱議話題??墒?,科研“自娛自樂”的現(xiàn)象并沒得到改觀,反而有加劇的傾向,。
從目前的高校辦學思維看,,重視課題經(jīng)費數(shù)、論文數(shù),、專利數(shù),、獲獎成果數(shù),遠甚于“科研成果”是否有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這導致教師們關注申請課題,、發(fā)表論文,、申請專利、組織報獎的積極性,,遠遠高于認真做好科研的積極性,。由此催生出各種科研怪相:
重申請、輕研究,。各學校都組織精兵強將,、動用各種關系、資源去申報課題,,但課題到手之后,,卻極不重視,教授們往往把課題分派給剛進校的研究生,、博士生做,,他再去組織力量申請課題、獲得經(jīng)費,。
重包裝,,輕價值。由于沒有深入的研究,,加之課題設計方要求的是“專著,、論文、專利”等形式的成果,,于是拼湊“專著”,、炮制“論文”、構思“專利”,,就成了主要的“研究活動”,,經(jīng)此一包裝,成果不是國內(nèi)領先,,就是國際先進,。
重公關,輕尊嚴,。所謂公關,,至少包括課題立項公關、發(fā)表專著論文公關(買書號版面),、申請專利公關(也謂咨詢),、成果報獎公關、評審公關,,而在這樣的公關中,,學術就成了“交際學術”、“江湖學術”,,流動在整個學術研究過程中的,,不是學術理想與學術價值,而是權錢交易,、利益關系,。寶貴的科研經(jīng)費,被分解到各路利益相關者的腰包中,,真正用到研究中的只占零頭,,這樣的研究,得到的不是研究成果,,而是學術垃圾,。
因此,嚴格地說,,不是“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而是這些成果本就不是成果,是被高校與教授們命名為成果,、用于評職稱,、申報經(jīng)費的“偽成果”。今天的科研,,已經(jīng)形成“申請課題-發(fā)表論文(申請專利)-申報獎勵-以論文,、獎勵去申報新課題”的閉循環(huán)以及“說過了就是做過了、做過了就是做好了”的學術自欺欺人中,,貌似科研活動繁榮,、論文發(fā)表數(shù)量高居世界前列,每年幾百上千項國家,、地方各級科研成果獎,,但真正有重大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的成果寥寥。
要讓科研不再“自娛自樂”,,就必須改革整個科研管理體制,,包括科研立項、科研經(jīng)費管理,、科研評價體系,、教授考核指標。在科研立項方面,,應打破以行政力量主導科研經(jīng)費配置的模式,。基礎研究項目的立項,,應發(fā)揮所有專家,、學者對項目立項的論證作用,,而不能由個別學術權威、行政官員拍板,;應用研究項目的立項,,應以市場為主導,服務于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在科研經(jīng)費管理方面,,應透明財務管理,而不能形成經(jīng)費黑洞,,尤其應取消目前的科研經(jīng)費提成制度,。
在科研評價體系與教授考核指標中,應建立以學術為本的基本學術與學校管理制度,。否則,,高校的學術必然成為“表格學術”和“指標學術”,真正的學術則走向荒蕪,。
每年諾獎放榜,,都會引來國人的焦慮,如果科研始終“自娛自樂”,,那么,,中國科學家們得不到諾獎的垂青,太正常不過了,。當下應該焦慮的不是未得諾獎,,而是沒有基本的學術生存土壤。
- 2009-10-20“自娛自樂”的科研勞民傷財
- 2009-10-13科研世界第五 重量更要重質(zhì)
- 2009-10-13偽專家掐架讓公眾誤判了中國科研能力
- 2009-10-13論文數(shù)量等同科研能力是偷換概念
- 2009-10-01高??蒲心芰κ澜绲谖逭l說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