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根治欠薪“病灶”
zs-bk.com?2012-01-20 10:16? 郝洪?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農民工追薪之路,,是維權之路,,也是正當權利回歸之路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安部近日聯合發(fā)文,合力查處惡意欠薪犯罪,,再次顯現中國持續(xù)鐵腕整治欠薪這一社會頑疾的決心,。此前一個月,人社部,、發(fā)改委,、公安部等九部委聯合發(fā)文,要求確保元旦春節(jié)前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10人以上集體勞動報酬爭議7天內結案,。 自“欠薪”成為熱詞,如何根治欠薪的追問就一直沒有停止,,各方也一直在尋找根治欠薪痼疾的路徑,,從組織清欠、治欠機構到公開欠薪企業(yè)黑名單,,從欠薪連帶責任制到現場監(jiān)督企業(yè)工資發(fā)放,,政府部門的措施一次比一次具體、嚴厲,,甚至將惡意欠薪入罪,,期待以嚴刑峻法徹底治理欠薪。 鐵腕整治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欠薪問題的蔓延,,向勞動監(jiān)察部門投訴的欠薪案件,、涉及欠薪問題的信訪案件、因欠薪引發(fā)的群體性事件等,,逐年下降,。在有著2600萬外來務工人員的廣東省,去年前10個月受理工資支付案件總數比上一年下降7.8%,,因欠薪逃匿引發(fā)的群體性事件,,同比下降15.82%,,欠薪金額同比則下降了25.5%。 但是,,欠薪問題仍未徹底解決,。歲末年初,“清欠”仍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消息說,,自去年12月1日起,一個半月時間,,粵,、滇、湘,、津等15個省區(qū)市共清欠近20億元,,涉及農民工近60萬人,可見欠薪問題積弊甚重,。 嚴刑峻法為何奈何不了欠薪痼疾,?因為它還難從根本上改善欠薪這一社會問題滋長的大環(huán)境。欠薪問題的累積,,有法律不完善的因素,,有社會缺乏保護弱勢群體有效體制機制的因素,一旦法律精神欠缺,、司法權威不足,,強權者對弱勢者的欺凌、強勢企業(yè)對弱勢勞動者權利的踐踏也就在所難免,。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7日曝光的6起欠薪案,,都與農民工權利缺失有深切關系。這些發(fā)生在建筑,、裝修,、家具制造等勞動密集型行業(yè)的惡意欠薪問題由來已久,也是歷次清欠,、監(jiān)督責罰的重點,,但屢罰屢犯的背后,是這樣的現實:農民工在總體上仍然供大于求,,處于弱勢地位,,不能平等地與雇主進行談判,包括平等簽署勞動合同,。加上申訴渠道有限,、缺少工會組織,難以對用工者進行有效監(jiān)督,。 農民工追薪之路,,是維權之路,也是正當權利回歸之路——對廣大農民工而言,,最現實,、最迫切的權利訴求就是謀求就業(yè)、教育,、醫(y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平待遇,獲得平等的勞動者權益,、暢達的權利伸張途徑,。這一切的確無法靠嚴刑峻法來實現,而應有賴于社會的系統整治,,有賴于社會民主政治的文明進程,。 歲末年初,那些手執(zhí)“給我工資,,我要回家”討薪牌立于寒風中的農民工,,那些以極端方式發(fā)出最后聲討的討薪者,他們的存在是一種提醒——落實權利,,保障權利,,是解決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的基礎,只有尊重并保護正當權利,,才能清除“病灶”,,從根本上治理包括欠薪在內的社會頑疾。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11]探索從源頭預防農民工被欠薪的路徑
- [ 02-24]我國擬規(guī)定經政府責令仍欠薪將受刑罰
- [ 01-19]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了嗎,?
- [ 01-11]如何看待農民工網絡購票難
- [ 12-23]改“農民工”稱謂先得完善保障機制
- [ 08-24]消費屬性:新生代農民工亟待認同的一種社會屬性
- [ 12-21]馮鞏:文化是農民工融入城市的橋梁
- [ 12-23]中遠船務:以“屬企化”理論求解農民工黨建難題
- [ 08-23]以“屬企化”理論求解農民工黨建難題
- [ 03-30]綜合配套改革是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