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政于民有哪些新手段(聲音)
2014-01-09 08:4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水來 黃水來 |
分享到:
|
與網絡問政相比,電視問政出現得要晚一些,2005年6月,,蘭州市推出了作為“治庸計劃”重要組成部分的“一把手上電視”欄目,,2010年,武漢市推出了“電視問政”直播節(jié)目作為對官員的問責形式,取得了良好效果,被不少地方仿效。受制于電視傳播的單向性,,其目的也相對單一,主要用于政府姿態(tài)的傳送和媒體監(jiān)督作用的發(fā)揮,。 從總體上看,,無論是什么形式的問政于民,只要是成功地堅持做下去的,,都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協(xié)商互動性政治生態(tài),,這種政治生態(tài)以包括決策信息和公共議程設置信息在內的信息公開為基礎形成治權的共享。由此,,民智得以匯集,,共識得以凝聚,文明理性的公民文化得以逐漸孕育,。 需要指出的是,,“問政”的要義在于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雙向溝通,,實則包括政府問民和民問政府兩個方面。目前中國各地的問政于民實踐各有特色,,都旨在解決具體問題,,在互動性、服務性,、親民性方面還參差不齊,,“公眾滿意”作為評價基線還缺乏客觀的衡量標準,未來的“問政”更應在開放民問政府上下功夫,,形成政民雙向溝通的制度化,、常態(tài)化。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教授) |
相關閱讀:
- [ 01-08]昆山:網絡問政打通民心通道
- [ 01-08]青島上半年擬推35場網絡問政 市民可上網參與
- [ 01-07]松湖煙雨管理混亂 網絡問政呼吁治理
- [ 01-07]長沙縣“網絡問政”贏民心 重回復更重解決
- [ 01-07]懷化市把網絡問政作為科學執(zhí)政的重要制度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