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lián)新聞 > 專題 > 2015年福建省尋找“最美家庭”活動 > 情系國防“最美家庭” 展示與投票
> 正文
蔣玉珍家庭先進(jìn)事跡
在蔣玉珍的堅持下,,丈夫也開始支持她,。 就這樣,,22歲的蔣玉珍走進(jìn)了邊防官兵們的生活,,成為了官兵們的炊事員,。40年來,,“依姑”風(fēng)里來,,雨里去,每天早早的趕到邊防派出所,,為官兵們張羅熱騰騰的飯菜,,一做就是40年。 蔣玉珍的家是一座石屋,,屋前有一片菜地,,她在這兒種了許多品種不同的青菜,甚至還有一株無花果,。這些菜主要是給邊防官兵們吃的,,西洋島的青菜少,都是島外進(jìn)來的,,特別貴,,還不新鮮,閑暇時候,,蔣玉珍拉上老伴在門前開了幾畦的地,,種些青菜,說是比外邊干凈,,還能為邊防所省上不少的錢,。 蔣玉珍的家中窗明幾凈,墻上掛滿了她與官兵們的合影,,有的照片已泛黃,,有的嶄新鮮艷。其中一張泛黃的老照片是在破舊的土坯房前,,邊防官兵接過年輕姑娘的肩上柴,,姑娘已經(jīng)滿頭大汗,卻開心地笑著,。蔣玉珍笑著說:“照片上的姑娘正是年輕時候的我,。”當(dāng)時哨所沒有煤氣和自來水,,官兵們出海巡邏,,她經(jīng)常上山挑水砍柴,,一走就是好幾里山路,。做飯燒柴,經(jīng)常被煙熏得眼淚直流,。官兵們都很懂事,,巡邏回來之后,都會主動幫忙挑柴做飯,。依姑還說,,那時哨所偏遠(yuǎn),晚飯后回家要走山路,,一點(diǎn)風(fēng)吹草動都讓她心驚肉跳,。 1993年3月,,接連下了一個多月的雨,所里木柴已經(jīng)所剩無幾,,眼見無法做飯,,邊防官兵們一籌莫展。然而,,第二天醒來,,他們吃驚地發(fā)現(xiàn),原本空空蕩蕩的灶旁,,堆滿了柴禾,。大家心里都很清楚,這是“依姑”與丈夫連夜從家搬來的,。其后的十幾天里,,為了節(jié)省干柴,“依姑”家人每天只能煮一次飯,,其他兩頓都吃冰冷的飯菜,。 |
相關(guān)新聞
相關(guān)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