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心得 第八支部 高虹艷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dǎo),、同事們: 我是第八支部黨員高虹艷,。很高興今天能站在這里,與大家一同分享我和我所在的黨支部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尤其是學習教育,、聽取意見這一環(huán)節(jié)以來的心得體會,。 我們的黨從戰(zhàn)爭的硝煙和炮火中走來,,從改革的浪潮和激越中走來。這一路,,其實都是在群眾的目光下走,。這目光,有支持,、有贊許,、有期待。黨的先驅(qū)早已用他們的睿智,,為我們一代代的黨員指引出群眾觀點的真諦: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要為民、務(wù)實,、清廉,。 于是,懷著提升黨性認識,,貼近群眾呼吸的共同期盼,,我支部開始了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的集中學習。 我們聆聽了黃漢基部長精彩的黨章講解,。黨章是我黨的根本規(guī)章,,每一個黨員都應(yīng)該對照黨章,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黃部長對“真”字的點撥給了我們很大的震撼。講座后的支部學習會上,,我們討論的結(jié)果也滿是對自身是否“真”的反思,。如果每個黨員都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那黨的理論就不僅是理論,,而會是黨員的信仰,,只有信仰才能凝聚才干和力量。社會上常說,,這個時代是物欲橫流,、信仰金錢的年代,我不敢茍同,。我想,,老百姓們追求金錢并沒有錯,因為他們追求的是一種穩(wěn)定安逸、溫飽無憂的生活,。這不是本能嗎,?作為黨員干部,我們也有這樣的追求,,但我們還要有更高的信仰,。我們要用黨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jīng)驗,指導(dǎo)參與社會管理,,為創(chuàng)造一個“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的和諧社會,。到那時,,還有誰不認為,這是最好的時代呢,? 8月9日,,惠女水庫的故事洗禮了我們的心靈。雖然沒有身臨其境,,但從紀錄片《碧水豐碑》那一個個壯闊的全景鏡頭里,,我們不難看出,這一奇跡般的工程之浩大卓絕,。然而,,這卻是當年與我們一樣年輕的肩膀一擔擔扛起的,卻是與我們一樣柔弱的女性一車車推出的,。她們說干就干,,爭先恐后,只為一個“變”字:改變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改變子孫后代的生存條件,,改變世代顆粒無收的命運。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看到的不是大山,,他看到了大山移除后的好日子。就像勤勞的惠女們惦記的不是辛勞和饑餓,,她們看到了改變帶來的未來,。更何況,另一方面,,惠女們一點也不愚,,她們革新了技術(shù),發(fā)明了實用的工具,不斷提高勞動效率,。反觀今天的我們,,在良好的辦公環(huán)境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有時也會染上諸如浮躁,、抱怨、焦慮這樣的“傳染病”,,希望工作變得輕松,,希望生活變得只有享受!但是看了惠女的故事以后我很慚愧,。我覺得今后我要變,,要變得更好學更勤勞更會吃苦,這才是一個黨員應(yīng)該有的“變”,。 我跟隨領(lǐng)導(dǎo)前往平潭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專題調(diào)研,。我們走進平潭實驗區(qū)流水鎮(zhèn)謝厝村簡陋的會議室,滿屋婦女的眼神樸實而真摯,。她們中有在基層婦代會服務(wù)二三十年的老婦干,,有剛到鄉(xiāng)村想大展身手的大學生村官,還有在村衛(wèi)生所一干40余載的女村醫(yī),。座談會上,,她們熱切地訴說著自己的期盼:希望提高農(nóng)村婦女素質(zhì),更好地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希望多發(fā)展女黨員,,提高婦女政治待遇;希望改善鄉(xiāng)村衛(wèi)生條件,,讓基層婦女都能健康平安,;希望留守兒童、海難家庭能有所依靠……心聲中無不體現(xiàn)一個“實”字,。期盼的是實在的解民憂,,實在的惠民生。在走訪慰問困難戶時,,看到她們擁擠破舊,,甚至房頂不停滴著水的房子,我大有文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感概,。她們緊縮的眉頭、深深的皺紋,,也許不僅僅是一筆慰問款能舒展的,,前路更需要我們有更“實”的作為,,盡所能幫助她們脫貧致富。 一個“真”字,,讓我們真去堅定信仰,;一個“變”字,讓我們從變中汲取未來,;一個“實”字,,讓我們用實踐行輝煌。這樣,,我們必將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問題,,必將使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豐碩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