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有什么必要追求純而又純的“動機”,一個孩子想得到表揚,,一個青年人想改善命運,,因而積極努力,雖說不上高尚,也稱得上正當(dāng),,對社會對他人也是有益的,,為什么要受到責(zé)難呢?
也許,,用“動機”傷害了我的同學(xué),,用“動機”毀了“新兵”夢的上級,只是出于一種觀念,,一種習(xí)慣,,并非有什么不良動機。而一些人常常以“動機”的名義說三道四,,卻是為了自已不可告人的“動機”,,那才是更為可怕的。
我們看到,,每一個先進(jìn)模范人物的推出,,都伴隨著被追問“動機”的聲音。收養(yǎng)孤兒的愛心人士,,因為得到了社會的資助,,就被懷疑“本來就是為了賺錢”,因見義勇為愛傷的勇士,,因得到有關(guān)部門的表彰,,受益人就不肯出醫(yī)藥費,說既然是見義勇為,,就不能再要錢,,否則“動機不純”。消費者打假,,一旦索賠,,便被商家說成:“動機是為了錢”而有好些打假官司,居然也就在這個理由之下消費者被判輸了,。曾有一位臨終的癌癥患者,,在有限的時日里寫下《生命的留言》,想給生者留下一點勇氣,、一點人生的感悟,,也給愛妻嬌女留下一筆精神和物質(zhì)的財富,竟也會因為出版了,,獲得了版稅,,被一些人說成:為了出名,炒作死亡賺錢……總之,,“動機”一詞,,好像是數(shù)學(xué)里的負(fù)數(shù),,所有的善行,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希望,,所有的成績,所有正面的東西,,一經(jīng)推敲“動機”,,就好像一個正數(shù)被乘以負(fù)數(shù),立即變成一個更大的負(fù)數(shù),,走向了反面,。“動機”魔力,,就這樣被落后者用來打擊先進(jìn),,被冷漠者用來打擊良善,被庸俗者用來否定高潔,。但是我不知道,動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他們究竟有什么權(quán)利毫無事實根據(jù)地往壞處推測別人的“動機”,,而且振振有詞,理直氣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