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為只有現(xiàn)代女子嫁人要挑三揀四,、挑肥選瘦的,,更莫以為古代女子的婚姻都是父母之言媒妁之言,,任人擺布的聽天由命,。據(jù)說唐朝女嫁人就不是這樣,,不審你個里外通透是不肯就范的,,而且問話之大膽,、手段之狠毫不遜色于當今女子,。出土于敦煌的《下女夫問》便是個有力的例證,。 《下女夫問》雖說只是本民間故事集,,講的全是將婚男女間對問對答的問題,并非史實,但想來也非唐朝女權(quán)主義者的茶余飯后之杜撰,。
《下女夫問》里女的問起前來求婚的男人頗有點現(xiàn)今社會警察審詢嫌疑犯的意思,。女問:“何方所營,誰人伴喚,?次第申陳,,不須潦亂?!边@口氣是不是有點進了警察局的感覺呀,。翻譯成今天的白話就是:籍貫在哪,家里還有些什么人,,慢慢說,,說清楚,不許亂說,,更不許說假話,。而那男的倒也配合,回答的話恐怕在現(xiàn)今男人都難找一二:“故來參謁,,皆蒙所問,,不勝戰(zhàn)陳?!贝笠馐牵何胰行乙姷矫廊瞬⒙牶蚰愕陌l(fā)問,,實在是誠惶誠恐呀??纯催@一付領(lǐng)會我黨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政策的態(tài)度,怎不令人感嘆,,現(xiàn)代男人不易,,其實唐代男人更不易呀。
《下女夫問》里的問答沒有那么多的含蓄婉轉(zhuǎn),,直奔主題,,讓人讀后不禁想起前幾年頗為盛行的電視男女速配。女問:“既是高門君子,,貴勝英流,,不審來意,有何所求,?”男的對這女的明知故問回答的倒也直截了當:“聞君高語,故來相投,,窈窈淑女,,君子好逑。”不用翻譯就看懂了吧,,因為你是美女,,我想嫁你當老婆。感覺有沒有點當今無厘頭的味道,。
不要以為婚姻與政治聯(lián)得最緊也只有文革才有,,《下女夫問》里的女子欲嫁選對象也很講政治。不信你看,,女的問:“人須知宗,,水須知源,馬上刺史,,望在何川,?”男的不假思索立馬回答,……望在秦川,。當時的秦川就是現(xiàn)在的陜西,,唐朝政治文化的中心。頗有點文革時人們常說的,,身在某某地,,心向北京城的意思。愛黨愛國之心夠強的吧
還有更雷人的,,唐代女子欲嫁不僅僅停留在問字上,,還得試,而且不是自己試,,得找三個別的女子來試,。史書記載,唐代離敦煌不遠的大宛地區(qū)流行女子欲嫁得先與男的簽訂一份〈優(yōu)先婚前同居書〉,,通常的做法是,,“以三婢試之,不男者絕婚”,。你想,,得一對三呢,戰(zhàn)斗力不強或有障礙就可能被女的退婚,。就是放在當今,,男人們也許絕大多數(shù)會這么想,美是美,,可壓力也不小呢,,換是你我能夠順利過關(guān)嗎?(漢唐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