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少年滑向邪惡,都是社會的失敗和損失,,法律可以懲罰罪惡,、伸張正義,,卻彌補不了這樣的損失。而且,,如果有更多的少年還在邊緣狀態(tài)上掙扎,,我們就更不能因懲罰了幾個古惑仔而以為盡到了責任或得到了安慰?!?/p>
近日,,一條視頻在網(wǎng)上瘋傳:三個赤膊少年瘋狂毆打一位比他們更加年少瘦弱的男孩。整個過程中,,三人下手極其狠辣,,但呈現(xiàn)出的心態(tài)卻頗為“輕松”,彼此間嬉笑調(diào)侃,,似乎對正在實施的暴力行為和后果完全不以為意,,對他們?nèi)_之下的少年所遭受的痛苦完全“無感”。
視頻經(jīng)網(wǎng)絡傳播之后,,激起一片憤怒的譴責,,網(wǎng)友紛紛要求“人肉”這幾名打人少年,并呼吁法律予以嚴懲,。其間也不乏“斃了他們”的呼聲,。
網(wǎng)絡和媒體再次發(fā)揮了天羅地網(wǎng)的威力,幾名打人和被打的少年的身份都迅速得到確認,。值得慶幸的是,,被打的14歲少年并未像網(wǎng)傳的那樣已經(jīng)去世,而只是受到外傷,,目前正在休息養(yǎng)傷,。
按照被打少年的陳述,這起事件緣起于打人者懷疑被打者告發(fā)了他們的另外一起打人事件,,于是決定“教訓”一下被打者,。
客觀而言,類似的糾紛沖突,,在正值青春懵懂時期的少年,,尤其是“問題少年”群體中并不鮮見。而這次的事件之所以引發(fā)如此強烈的反響,,除了它被詳細拍攝并在網(wǎng)上傳播之外,,更重要的是這些打人少年呈現(xiàn)出來的冷血而暴戾的程度,遠遠超出大多數(shù)普通人的想象,。人們很難想象那些被稱為“人性”的基本情感,,譬如同情、憐憫,或哪怕最底線的對他人所遭受痛苦的想象,,及在此基礎上對告饒者的“高抬貴手”,,卻在這些打人的孩子(按年齡計,他們確實都還是孩子)身上蕩然無存,。
這些打人少年的身份雖然已經(jīng)確認,,但他們之所以成長為今天這般不堪的模樣,還不能完全找到準確的成因,。唯一可以確認的是,,打人者與被打者成長于同樣的環(huán)境,在這次事件發(fā)生之前,,他們很可能屬于同樣的群體,,即成長于某種邊緣狀態(tài)的邊緣少年。
這里所稱的“邊緣”是多重意義的,,一則是地域的邊緣,即人員蕪雜的城鄉(xiāng)結合部,;二則是教育的邊緣,,即無論他們成長的家庭、社區(qū)及就學的學校,,都沒能給予他們良好,、完整的教育;三則是社會身份的邊緣,,即他們從小就沒能在這個闊大的城市中找到歸屬感,,也始終看不到清晰和光明的未來。
在任何一個劇烈變化的社會中,,都會存在這種身處多重邊緣狀態(tài)的“問題少年”,,如果他們在邊緣的狀態(tài)上再多走一步,就可能成為人們印象中的“不良少年”,。而在香港影片中,,對這些少年有一個含義更豐富的稱謂:古惑仔。
古惑仔既是社會教育失敗的后果,,反過來又給社會帶來困擾和傷害,。換言之,對社會其他成員而言他們是可惡的,,而他們自身又是他們自己無法選擇的邊緣狀態(tài)的受害者,。
就此次打人視頻中的打人者和被打者而言,他們因為此次事件而在法律上成為加害和被害的雙方,,加害者兇狠殘忍,,罪無可逭,必須也必將得到法律的嚴懲。但跳開這一事件,,則他們同樣是身處邊緣狀態(tài)的少年,,同樣應該得到這個社會的關注和幫助。鎖定幾個打人者并不難,,對他們施以法律的懲罰也不難,,難的是如何讓更多和他們境遇相似的少年能夠及時得到幫助,將其從邊緣狀態(tài)中拯救出來,,而不是像他們一樣直至犯下罪惡,、觸犯了法律,才被社會所注意,。法律懲罰了他們,,正義得到了伸張,社會很快也會恢復平靜,,而他們卻可能就此完了,。
每一個少年滑向邪惡,都是社會的失敗和損失,,法律可以懲罰罪惡,、伸張正義,卻彌補不了這樣的損失,。而且,,如果有更多的少年還在邊緣狀態(tài)上掙扎,我們就更不能因懲罰了幾個古惑仔而以為盡到了責任或得到了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