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休閑需求越來越多樣化,;有關休假的制度供給滿足不了需求,,擠成一團出游便難以避免。在休假基本需求都難以滿足時,,切不可輕言取消僅存的兩個黃金周,。
據央視報道,十一“黃金周”沒過幾天,,全國各大景區(qū)紛紛傳出人滿為患的消息,,而有關黃金周存廢之爭再度被關注。曾經建議取消五一“黃金周”的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表示,,現(xiàn)在的“黃金周”是靠制度,、政策把四個雙休日人為地挪在了一起,以至于我們不得不連續(xù)地休息七天,,同時要連續(xù)工作七天,,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被放假的安排。他認為,,隨著帶薪休假的落實,廣大人民群眾自然會提出取消這樣一個強制的,、被動的放假安排,。
這話意思很明顯,那就是現(xiàn)在的黃金周安排很不合理,,應該隨著帶薪休假的落實而取消,。而且蔡教授還認為,國民休假制度的改革方向不應倒退到五一長假,,而應堅定向增加清明,、中秋、端午等小長假方向走,。
這種觀點看上去貌似很有道理,。然而,,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xiàn)實是,十一黃金周景區(qū)的爆棚,,與取消五一黃金周有著直接的關聯(lián),。回顧當初取消五一黃金周,,旅游景點和相關公共設施的“超負荷”,,隨之衍生的一連串問題,以及帶薪休假制度的落實都被視為了理由,,于是便削減了五一長假,,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tǒng)節(jié)日為法定假日,。可誰曾想到,,取消之后,,旅游景點不但沒有減壓,反而比以前更加“超載”—— 10月2日晚,,由于華山景區(qū)內提供的中巴車運力不足,,導致上萬游客滯留華山;3日,,廬山風景區(qū)再現(xiàn)嚴重堵車,,盤山公路出現(xiàn)兩條20多公里的汽車長龍;游客驚呼鼓浪嶼“被踩沉”,、廈門大學食堂“被攻陷”,、西湖拍照全是“集體照”……
人們?yōu)楹我獢D在一起休假?“平時沒時間”,,最簡單的一句話,,恐怕一下子就戳中了國人的痛處。原本我們有三個黃金周,,春節(jié),、五一和十一,還能分散一下旅游,,但是2008年起,,五一黃金周被取消了,變成了幾個小的三天假,。這種小長假很難解決公眾的出游需求,,于是十一黃金周爆棚也是意料中的事,。
面對如此“景觀”,,是否有必要恢復五一黃金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不管如何,,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確實是破解當下集中休假,、被動放假困局的良方。畢竟,,只有帶薪休假的真正落實,,才能讓勞動者放心地、自由地選擇自己的休假,,也才可能實現(xiàn)國民的“錯峰休假”,。問題是,當初取消五一黃金周的一個重要原因就說是帶薪休假正在得到逐步落實,,可結果表明這根本就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那么有什么理由讓公眾覺得,取消黃金周是水到渠成的事呢,?
更值得擔憂的是,,專家們紙面上的帶薪休假調查會否直接轉化為“民意”,從而左右休假制度的改革,,進而推動黃金周的盡快取消,?理由似乎很充分:其一,十一黃金周各大景區(qū)都不堪重負,;其二,,帶薪休假在某些人看來,好像得到了不錯的落實,,比如說建議取消五一黃金周的蔡教授就認為,,從2008年到現(xiàn)在僅僅4年的時間,帶薪休假至少也應該落實了40%到50%,??墒鞘聦嵐嫒绱藛幔繐氯A社報道,,相關調查顯示,,只有不足三成“上班族”可享受到帶薪休假,超過四成人對自己休假狀況感到不滿或無奈,。而且按規(guī)定,帶薪休假最長的也只有15天,,顯得很不夠大方,。
其實在這背后凸顯的是公眾假期需求和供給之間的矛盾。一方面,,國民休閑需求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樣化,;另一方面,有關休假的制度供給滿足不了國民的需求,,擠成一團出游便難以避免,。因而,在當下國民休假基本需求都難以滿足之際,,切不可輕言取消僅存的兩個黃金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