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督”初衷再美,,也不能逾越邊界
2017-04-26 10:08:0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近日一款名為“水滴直播”的網絡平臺出現(xiàn)全國多地學校的課堂直播畫面,引起輿論熱議,。參與視頻直播的學校涉及多個省份,,從幼兒園至高中畢業(yè)班均在其中,,直播場景多為教室,也有學生宿舍,。(4月25日 澎湃新聞網) 直播課堂在全國大范圍存在,,是否就說明校園確有裝上監(jiān)控的必要?平心而論,,部分家長基于渴望“見證孩子點滴”的心理動機,,或者學校囿于“師生糾紛多發(fā),擔心百口莫辯”的尷尬,,引入網絡直播,,可將這些問題巧妙化解。于是,,在家長的建議,、學校的推動下,從學習到起居,,孩子的一切都被暴露在“陽光之下”接受監(jiān)督,。但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安裝監(jiān)控反襯出學校與家長間互不信任,,學生在他們的博弈中喪失話語權,,隱私也被一并剝奪。 家長也好,,老師也罷,,設身處地,鮮有人愿意生活在探頭之下,。報道中不但教室裝有監(jiān)控,,食堂、運動場,、學生宿舍等地均開設了直播,,畫面清晰且向全網公開直播。置身于此,,學生的一言一行極可能染上“自我表演”的嫌疑,。 特別對于正值成長發(fā)育期的孩子而言,保不齊會因為千千萬萬的“觀眾”,,在鏡頭前竭力“表現(xiàn)”自己,。出于對可能遭受懲罰的畏懼,或出于自我掩飾的需要,,喪失了“真我”的成長快樂和天性的自由,。 教室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理應自由地表達想法、相互交流,。社會和輿論的監(jiān)督,,容易給他們心理造成壓抑感和侵襲感。隱私權是法律賦予我們的基本權利,,像宿舍這類完全生活化的場所也參與直播,,無疑侵犯了孩子的隱私。生活化的視頻廣泛傳播,,若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設想。 網絡直播或許迎合了某些現(xiàn)實的需要,,但它帶來了深遠的負面影響,。對于處心積慮,,把探頭嵌入課堂,、裝進宿舍的商家來說,無非是想搭載“互聯(lián)網+”的東風,,借機撈一筆而已,。 做生意必須講究“行規(guī)”,引入網絡直播,、全程監(jiān)控并非最好的教育方式,。況且,不是任何場所都能納入直播范疇,,監(jiān)控邊界須以法律規(guī)章為基本準基,。 |
相關閱讀:
- [ 04-26]直播課堂不是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
- [ 04-18]教育廳對奇葩校規(guī)“已知”就行了?
- [ 04-18]捉蛇給女兒玩?教育尺度很重要
- [ 04-17]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有多大差別,?
- [ 04-12]怎樣讓素質教育真正硬氣起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