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大聽到我們考慮要一個孩子后,他當時就提出‘要生可以,,以后分財產(chǎn)時,,我可要多分’,這讓我和我老婆都很震驚,?!?日,南昌市民李先生說道,,此前買了一套房已經(jīng)是在兒子名下,,而如果真的再生一個,必將引來日后財產(chǎn)分割之爭,。多名法律人士認為,,若兩個子女之間的年齡相差較大,尚未成年子女的權益如何保障,,是面臨的一個新問題,。(11月8日 中國新聞網(wǎng)) 父母商量生二胎,18歲的老大立即要求多分財產(chǎn),。咋一看這則新聞,,可能大多數(shù)人會在第一時間譴責,老大不懂事,不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比如,,很多網(wǎng)友拍磚道:“老大已鉆進錢眼,啃老又虛榮,,可嘆可怕”“沒給父母創(chuàng)造財富,,倒想著多分父母財產(chǎn),如此熊孩子還敢指望養(yǎng)老,?”,。如此給老大定性,存在嚴重的傲慢與偏見,。老大要求多分財產(chǎn),,手段很奇葩,但想法卻很單純,,“你們都這么大年紀了,,還要生小孩,將來誰會認為是我弟弟或者妹妹哈,,說不定會說是我結婚生的,,我怕誤會?!笨梢?,要多分割財產(chǎn),不過是給父母出難題,,使之知難而退,。 老大為何用財產(chǎn)分割“坑”弟弟?其實,,大孩不想要小弟弟,,原因有二。一是,,子女之間年齡的鴻溝,,造成大尷尬。對此段子手早有涉獵:“全面開放二胎兩年后......小明在學校犯了錯誤,,老師讓其把家長叫來,,小明說家長不在家,舅舅可以么,?老師說行,。第二天,,小明背上剛滿兩歲的小舅奔向學校,。”笑噴之后是反思??梢韵胂?,六七年后,剛剛結婚的老大,,和五六歲的小弟弟一起上街,,心里會有多別扭;“小弟弟”被朋友錯認為是自己兒子,,會有多尷尬,!而要化解未來的尷尬,只有現(xiàn)在狠心,?!岸喾指钬敭a(chǎn)”的任性,應運而生,。 二是擔心父母的“精力轉移”,。父母的精力是有限的,假若被弟弟分一半,,顯然被“獨愛”慣了的哥哥難以接受,。而子女之間的年齡相差越大,這種逆反心越強,?!案绺鐬榭佳小⒄夜ぷ髦g如何抉擇,,愛情與事業(yè)之間如何平衡,,搞得焦頭爛額,而父母卻在為小弟的入托,、“書包使用哪家強”勞神費力,。”顯然,,這樣的情況是老大不愿意看到的,。 當然,有人會說,,未實行計劃生育前,,姐姐50后,妹妹70后,,是非常普遍的事,。而且即使相差20多歲,也情比金堅,。但要知道,,50后姐姐和70后妹妹之間,,有多個兄弟姐妹。他們之間親情傳承是連續(xù)的,。而二孩放開后,,我們面對的是,獨生的哥哥,,“天上突然掉下一個小妹妹”,,這種突兀的變化,一定會讓老大茫然,、不知所措,,甚至蠻橫阻止弟妹的到來。 可見,,“大孩要求多分財產(chǎn)”,,不是物欲橫流之殤,而是親情突兀之害,。因此,,破解“大孩要求多分財產(chǎn)”式的難題,還需親情解碼,。一則父母要彌合老大的突兀感受,。父母要把孩子當做家庭成員和平等個體對待,理性溝通,,化解老大不理解的堅冰,;要讓老大意識到,生小弟(妹)是為讓你不孤單,、不寂寥,;要講清弟妹的到來,對家庭的裨益,,兄弟相濡以沫,,是多么的彌足珍貴。二則,,社會要彌合年齡斷層的傷,。父母主要精力集中在小孩身上,主要原因是,,入托難,、教育難等一系列難題所致。試想,,假若這些都不是難事,,父母養(yǎng)兩個都不是負擔,老大還擔心“愛心轉移”么,?因此,,放開二胎還需社會福利跟上,。總之,,唯有社會與家庭二元解碼,才能破解“大孩要求多分財產(chǎn)”式的難題,。 |
相關閱讀:
- [ 11-09]生養(yǎng)二孩該怎樣征求老大的意見
- [ 11-06]“二孩政策”不止中國才有
- [ 11-06]“全面二孩”落地也有快捷立法通道
- [ 11-05]“全面二孩”不能止于放
- [ 11-05]“全面二孩”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 [ 11-05]“全面二孩”不會造就高房價
- [ 11-04]叫?!岸⒉惶幚怼焙筮€需補好法制課
- [ 11-04]全面二孩,如何幸?;ㄩ_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jīng)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