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永豐縣,毗鄰恩江的縣委宿舍被居民稱作風水寶地,。然而從去年起,,當地政府將房齡只有22年的縣委宿舍樓納入棚戶區(qū)拆遷改造,這遭到了部分公職人員的質疑與抵制,。對于一些不簽署拆遷協議的公職人員,,永豐縣采取了暫停工作、扣發(fā)工資的措施,。(8月24日《京華時報》) 直接拿縣委宿舍開刀,,以致逼得一些官員成為“釘子戶”,永豐縣的改造“決心”和強拆“意志”,,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事實上,早在2011年,,中紀委辦公廳和監(jiān)察部辦公廳就曾聯合下發(fā)《關于加強監(jiān)督檢查進一步規(guī)范征地拆遷行為的通知》,,要求加大查辦違法違規(guī)強制征地拆遷案件的力度,重點查處包括“株連”在內的強制征地拆遷行為,。但從此次發(fā)生在永豐的“株連式拆遷”來看,,相關規(guī)定并沒有發(fā)揮多少效力。 根據報道,,對于縣委宿舍樓的拆遷,,當地是打著“棚戶區(qū)改造”的名目立項的。眾所周知,,棚戶區(qū)改造的目的在于改善貧困居民的住房情況,,然而,無論是從房屋建設時間還是結構質量來看,,縣委宿舍樓都不需要“改造”,。如果僅僅為了方便拆遷,或者希望通過把縣委宿舍拆了,,來帶動下西坊的居民拆遷,,而讓縣委宿舍樓給“臟,、亂、差現象嚴重,,基礎設施不全,、治安和消防隱患大”的下西坊棚戶區(qū)“陪葬”,那么不僅違反了國務院《關于加快棚戶區(qū)改造工作的意見》的規(guī)定,,也背離了棚戶區(qū)改造的初衷,。 因為按照一些居民的說法,由于政府公布的拆遷補償價格過低,,靠補償款“很難在永豐縣城買到一套相同面積的房子”,。也就是說,此次棚戶區(qū)改造不僅沒有改善居民的住房條件,,相反其居住面積還縮小了,,這能不引起拆遷對象的反抗嗎?當棚戶區(qū)改造從民生工程蛻變?yōu)橐粓鰧τ诿癖娯敭a的掠奪,,其合法性便已蕩然無存,。 無論是出于對民眾利益的維護還是對中央政令的貫徹,都必須立即叫停永豐的“株連式拆遷”,,并順勢而上,,通盤檢討當地的棚戶區(qū)改造工作,倒查究竟是誰拍板拆的縣委宿舍樓,,又是誰想出搞“株連式拆遷”,,誰該為此負責?更進一步,,如果不能從制度層面杜絕“株連式拆遷”的發(fā)生,,扭轉土地財政的發(fā)展邏輯,那么在現實的利益面前,,再多的禁令,、再嚴的法律都可能被無視、被突破,。其結果,,勢必造成“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多輸局面,,誰都沒有好果子吃,。 |
相關閱讀:
- [ 08-25]把官員逼成“釘子戶”的拆遷沒有贏家
- [ 08-25]“正縣級老領導”成釘子戶的寒意
- [ 08-19]臺風夜拔釘子戶無異趁火打劫
- [ 08-15]用法治之手解開“釘子戶”死結
- [ 07-22]污染“釘子戶” 也是縱容的結果
- [ 11-11]城管警察“戰(zhàn)”強拆,“釘子戶”咋霸氣足,?
- [ 03-12]煙草院士為何要當“釘子戶”
- [ 12-18]“村民逼遷釘子戶”不應被默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