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廣西,、廣東,、山東等地采訪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采取施工方墊資,、BT項目、合資建設等方式,,進行市政和基礎設施建設,,但因財力困難等原因拖欠施工方債務,造成部分施工方陷入困境,,這些“政府債主”多次討債未果,,不得不借高利貸支付農民工工資和債務利息,有的不堪重負瀕臨破產,,有的甚至輕生自殺,。(8月6日《經濟參考報》) 在一般人的眼里,政府向來是“不差錢”的主,。無論是開小飯店還是做大生意,,能攀上“地方政府”這個大主顧,更是很多人所夢寐以求的美事,,尤其是某些政府采購那種“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那種“豪氣”,,更會讓商家之間羨慕嫉妒恨。但現在看起來,,政府要是當起“老賴”,,不僅會讓昔日的大款一夜之間負載累累,索債無門,,即使告到法院贏了官司,,最后可能還是一場空。 一些地方政府愿意做“老賴”,,并且敢于做“老賴”,,是因為做這種“老賴”,非但不需要個人承擔任何成本風險,,反而在大肆舉債,、大興土木、上大項目中,,還能給自己增添政績資本,,還成為職位的臺階?!罢腺嚒痹絹碓蕉?,所欠數額越來越大,其中的根本原因,,一是“新官不理舊賬”,;二是官員個人對政府的拖欠不承擔任何風險,這樣的“便宜”誰能拒絕,? 顯然,,主政官員當“老賴”,,讓政府的誠信和聲譽都很受傷,但平心而論,,某些主政官員對這些往往并不在意,,即便是上級部門對主政官員的考核,也往往偏重于官員的個人政績,,并不把政府的誠信和聲譽與這種政績掛鉤,,這也從某些方面助長和縱容政府“老賴”。因此,,法律剛性的不足,,對這一群體的存在難辭其咎。 現如今,,無論個人,,還是除政府部門之外的其他任何企業(yè)單位,在現行法律制度下,,輕易做了“老賴”,,不僅可被強制歸還債務,拘人,、拍賣其財產,,還可被拉入“黑名單”,限制高消費,,甚至讓人寸步難行,。但可惜的是,這些懲處對于“老賴政府”幾乎都不適用,,不僅欠債的政府“法人”對其全然不當回事,,更沒有法院對欠債政府的法人采取任何強制措施或是凍結其財產。 非但如此,,政府有錢不還,,將所有資金轉入“專用賬戶”就可以高枕無憂。一位法院工作人員說,,許多黨政機關實屬惡意賴賬,,把財政資金轉移到專項資金賬戶上,以“??顚S谩睘槊?,造成“無可執(zhí)行財產”假象,規(guī)避執(zhí)行,。而用“??顚S谩眮硪?guī)避法院執(zhí)行,其本身就說明法律在權力面前的孱弱,。 由此可見,,能夠最終成為頑固型的“官賴”,,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權力沒有真正受制于法律,法治還欠一份“公平賬”,。因此,防止和避免乃至杜絕某些“官賴”的出現,,最根本的措施還是將“官賴行為”完全納入法治范疇,,將權力徹底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只有在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單位特殊公民,,有公平的法治,,“官賴”才不會滋生,“民賴”更不可能存在,。 |
相關閱讀:
- [ 07-10]信息聯網難解“限高令”執(zhí)行不力尷尬
- [ 06-30]惡意欠薪罪不能“刑不上政府”
- [ 06-27]縣政府“老賴”
- [ 06-25]構筑信用防線,,確保舌尖安全
- [ 06-19]無法可依自行曝光老賴有風險
- [ 05-21]法院院長不怕告 “靠法吃法”太張狂
- [ 05-14]鬧市曬“老賴”,僅是“毛毛雨”
- [ 04-14]南京鬧市大屏“曬”得死老賴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