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存在的紅利上繳比例偏低,、上繳部分民生支出占比過低,讓全民共享央企收益的目標大打折扣,。在人口老齡化沖擊下,,彌補潛在的養(yǎng)老金缺口已是當務之急,。提高央企紅利中民生支出占比,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應當從現(xiàn)在做起?!?/p> 財政部6日發(fā)布消息,,決定從今年起適當提高央企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國有獨資企業(yè)應交利潤收取比例在現(xiàn)有基礎上提高5個百分點,,其中最高上交的比例可達25%,。據測算,2014年將收取央企稅后利潤1414.9億元,,比上年執(zhí)行數增加375億元,,增長36%。 央企紅利上繳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這讓央企上繳比例距離目標位又邁近了一步,。去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決定提出,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2020年提高至30%,。提高紅利上繳比例主要針對誰?自然是那些身處壟斷行業(yè),、利潤豐厚的央企和大型國企,,包括中國煙草總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動,、五大電力公司等。其中,,中石油作為中國最賺錢的上市公司,,去年實現(xiàn)凈利潤近1300億元。 央企在土地,、資金等資源的配置上往往享有超國民待遇,,一些央企從事的行業(yè)還具有高度的壟斷性,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讓某些央企輕松賺取巨額利潤,。以2012年為例,,當年國企利潤高達2.2萬億元,而央企利潤占比超過一半,。大量利潤留存在國企,,形成盲目投資的沖動,加劇一些行業(yè)產能過剩,。一些國企過度提高本單位干部職工待遇,,加劇了社會矛盾。央企上繳紅利,,將強化其“全民所有”的性質,,有利于推進收入分配改革,規(guī)范央企經營,,抑制盲目投資行為,。 央企于2007年開始上繳紅利,但上繳額度較低,,當時分三類執(zhí)行上繳,,10%、5%和緩交或免交,。此次是國家第四次提高央企紅利上繳比例,,目前共分5個檔次,最高上繳比例為25%,。中央提出的30%的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是一個平均值。國資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央企實現(xiàn)利潤總額1.3萬億元,。如果按未來30%的占比去計算,央企要上繳的紅利將有近4000億元,。但事實上,,財政部此次公布的2014年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為1578億元,也就是說,目前央企實際上繳紅利平均值不到15%,。經過此次調整,,央企紅利上繳比例的平均值將有所提高,但距離30%的目標位,,還是有相當的距離,。 目前的央企紅利上繳,不僅存在上繳比例較低問題,,另一突出問題是,,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資金過少。財政部提高央企紅利上繳比例,,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更多的資金用于社保民生,。但是,從此次公布的財政部2014年有關預算支出安排看,,央企上繳的紅利用于社保民生和補充社?;鹬С龅馁Y金只有184億元,占比僅為12%,。央企具有“全民所有”性質,,央企上繳的紅利應由國家統(tǒng)籌規(guī)劃,成為充實社?;?、完善公共設施等各種社會服務性支出的重要源泉?!爸С稣急?2%”,,表明目前的現(xiàn)實與全民共享國企利潤的夢想還差得很遠。 央企上繳的紅利用于社保民生方面的支出寥寥,,數以千億計的資金去哪了,?財政部有關預算報告顯示,上繳的央企利潤大部分仍用于央企自身的資本性支出,,這一部分資金約1150億元,,占比超過70%。所謂資本性支出,,就是央企上繳的紅利通過基礎性投資,、科技創(chuàng)新、改革脫困補助等各種名目回流至央企內部,。最典型的“紅利回流”發(fā)生在中石油:去年該公司凈利潤上千億,,同時獲得103億元的政府補貼。 國企特別是擁有壟斷優(yōu)勢的央企,,占據大量公共資源,,其所獲收益理應由全民共享,。然而,目前存在的紅利上繳比例偏低,、上繳部分民生支出占比過低,,讓全民共享央企收益的目標大打折扣。養(yǎng)老是最重要的民生事項之一,,在人口老齡化沖擊下,,彌補潛在的養(yǎng)老金缺口已是當務之急。此前有關部門表示,,延遲退休年齡是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選擇,,然而在要求公眾更多付出之前,央企理應率先作出“犧牲”,。提高央企紅利中民生支出占比,,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應當從現(xiàn)在做起,。 本報評論員 樊大彧 |
相關閱讀:
- [ 05-07]央企紅利上繳需防止“左手交右手”
- [ 04-21]京津冀一體化,,警惕變相“地方保護”
- [ 04-18]央企落戶河北如何達到共贏
- [ 04-18]駐京央企外遷,,須克服“內憂外患”
- [ 04-17]“業(yè)務招待費”玩隱身,是逃避監(jiān)督
- [ 04-16]暴增的“其他費用”花哪兒了
- [ 04-08]巨額補貼石化巨頭有損社會公平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