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托舉哥”就是要褒獎得讓人心動
www.fjnet.cn?2012-06-12 11:01? 錢桂林?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11日中午,,廣州市社工委專職副主任、市委政法委副秘書長鄧中文受市委副書記方旋,,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吳沙的委托,,專程慰問平民英雄周沖,,在頒發(fā)見義勇為證書時,,根據(jù)廣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獎勵慰問實施辦法,送上了兩萬元慰問金,。據(jù)悉,周沖目前已獲獎勵9萬元。另外,,十余國企也愿給他提供工作機會,。11日,珠江鋼琴集團表示愿意錄用“托舉哥”并全額資助他圓大學(xué)夢,。(6月12日新快報) 平民英雄周沖可謂一“托”成名,,政府重獎他,用人單位也爭著要他,,這樣的褒獎別說讓周沖感動,,也讓社會上不少人為之心動。對見義勇為者,,政府和社會就該這樣,。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似乎越來越冷漠,。見義勇為在某種程度上講成了社會的一種“稀缺品”,。老人跌倒在路邊不敢扶;小孩掉河里不敢救,;小偷公交車上行竊不敢制止,;小流氓路上糾纏女子不敢出手相助……在冷漠中,一幕幕人間悲劇就這樣上演著,。 見義勇為是人類社會的高尚義舉,,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一直受到人們的普遍贊賞,,見義勇為者理應(yīng)受到社會的呵護,。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英雄流血又流淚”的尷尬局面卻屢見不鮮,,見義勇為者要么被受救助者訛上而受到民事賠償?shù)睦_,,要么自身受傷無錢醫(yī)治而痛苦不堪,要么英勇獻身因無人作證而得不到撫恤,。 人具有自然屬性,,也有最基本的需求,其中包括精神需求,,更包括物質(zhì)需求,,這既是人作為生物得以生存下去的基本要素,也是基本人權(quán)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不應(yīng)把見義勇為者在物質(zhì)方面的補償需求簡單地視作與“義”相對立的“利”,。必須看到,當(dāng)見義勇為者幫助他人避免人身或財產(chǎn)損失后,,自己的切身利益卻無法得到應(yīng)有的保障,,長此以往,,社會公眾對這種行為的安全感自然會發(fā)生缺失,互助積極性降低,,從而導(dǎo)致道德危機,,同時,還會由此引發(fā)一系列糾紛,。 倡導(dǎo)見義勇為,,政府的主導(dǎo)角色至關(guān)重要。良好的社會風(fēng)尚的形成,,固然需要道德的感化和教化,,但也需要一定的物質(zhì)支撐。譬如重獎見義勇為者,,為見義勇為者提供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為見義勇為者解決工作等等。這樣做,,能讓見義勇為者和老百姓都感覺到社會正義的力量,,也能讓更多的人在面對他人或財產(chǎn)處于危險境地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 “人之初,,性本善”,。應(yīng)該說,人們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的愛心本性并沒有泯滅,,只要救濟制度完善和法律公正給力,久違的誠信與道德一定會回歸人間,。我們期待越來越多的平民英雄“想出手時就出手”,,讓我們這個社會充滿安全,充滿溫情,,充滿友善,。 |
- 責(zé)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28]被救者全家回避,折射見義勇為保護窘境
- [ 05-08]申報見義勇為能否撫平道德質(zhì)疑,?
- [ 04-13]三槍HOLD不住的見義勇為讓人看到希望
- [ 03-23]莫讓見義勇為英雄受了傷再流淚
- [ 02-16]見義勇為評比不該有傲慢與偏見
- [ 02-15]拒絕見義勇為:只有借口沒有理由
- [ 02-15]別讓“官樣理由”寒了見義勇為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