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漲多跌少” 是誰的“必然”
zs-bk.com?2012-05-11 08:30? 舒圣祥?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發(fā)改委發(fā)出通知,,決定從5月10日零時起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30元和310元,,這是今年以來我國首次下調成品油價格,。針對國內成品油價格“漲多跌少”的質疑,,發(fā)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內汽,、柴油價格與國際市場趨勢總體上一致,;2009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總體呈現(xiàn)震蕩上升態(tài)勢,,從這個意義上看,,國內油價必然是“漲多跌少”。(5月10日新華網(wǎng)) 2009年新一輪上漲行情以來的數(shù)據(jù)對比,,經常被引用以說明國際油價漲得更多,。然而,2008年的國際油價大跌,,我們根本沒有跟著急跌,,而是在半路上就搭了個梯子,直接進入對面的上升通道,。別人是從谷底到谷頂,,我們是從半山腰到谷頂,,兩者怎么具有漲幅上的可比性?跟國際油價相比,,國內成品油價是否“漲多跌少”,,不同的比較方法會有不同的結論,然而這并不應該淪為一個數(shù)字游戲,。 不可否認的是,,現(xiàn)在的油價調整機制,存在很多的人為控制因素,,石油巨頭可以各種方式參與其中,,消費者卻永遠都不在決策的現(xiàn)場,最后的結果究竟會有利于在場者還是不在場者,,自是不言自明,。就拿這次來說,之所以迅速下調,,顯然有減小調價幅度的考慮,。如果5月10日不及時調價,三地原油變化率仍舊會向負值移動,,到本周末會達到-5%以下,,如果屆時再調價,幅度將在每噸400-500元之間,。 在油價的上升通道中,,國際油價連漲22天的可能性要遠大于連跌22天,因此上漲過程能夠及時跟上,,下跌過程卻幾乎全被省略,。這樣的“漲多跌少”也許可被稱為“必然”,可是顯然很不合理,。一來,,“連續(xù)22個工作日”的調價機制,對國際原油價格變動的反應嚴重滯后,;二來,,成品油定價機制的跟蹤體系,將最受國人關注的紐約油價反而排除在外,;三來,,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購買力不斷增強,人民幣匯率變動帶來的價格利好被忽略,。所以,,只要尚未改變制度上的不合理之處,,無論是次數(shù)上還是幅度上的“漲多跌少”,,都遠未可稱“必然”。 經濟常識告訴我們,價格總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因此沒有任何一種商品的價格會“必然”地“漲多跌少”,;如果油價的確呈現(xiàn)出“漲多跌少”的格局,只能證明我們的調價機制本身是有問題的,。從2005年6月25日的4400元每噸到2012年5月10日的8850元每噸,,我們的國內油價已經翻番,“必然”的“漲多跌少”,,劃出了漂亮的上升曲線,;可是,同時段的國際油價卻在40美元到140美元之間上下波動了整整一個來回——試問,,“漲多跌少”究竟是國際油價的必然,,還是我們特殊的“必然”?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11]用市場競爭化解油價“漲多跌少”
- [ 04-23]油價是“沒漲到位”還是下調空間大,?
- [ 03-30]油價果真“上調延后下調及時”,?
- [ 03-28]紓緩油價焦慮還需程序正義
- [ 03-28]漲油價致貧
- [ 03-22]油價大漲,如何解民生焦慮
- [ 03-21]面對油價上漲,,不能只是罵聲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