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的奧的斯“電梯門”事件,,到重慶金秋家園的“火箭”電梯,電梯故障再次成為牽動市民神經的話題,。我們的小區(qū)電梯到底安不安全,,你到底經歷過哪些電梯“驚魂”事件呢?截至7月13日上午9時,,共有9011位網友參與了大渝網“電梯話題”的相關調查,,其中有近八成的網友認為自己小區(qū)的電梯不安全,有超過六成網友稱自己遇到過電梯故障,。(大渝網7月13日)
經歷了食品安全亂象,,又迎來了電梯安全事故頻發(fā),明天是否還有更多不安全隱患顯露出來,,你我是否就是下一個受害者,?群眾在長期的受剝奪感、被欺負感的支配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已經成了驚弓之鳥。通過大渝網的這次調查,,群眾找到了宣泄的平臺,,“八成的網友認為自己小區(qū)的電梯不安全”就是群眾釋放的危機信號。
在這場調查結論中,,安全危機是表,,信任危機才是實。群眾表面上是對生存現(xiàn)狀的不安,,實際上是對社會尤其是政府職能部門的不信任,。食品也好,電梯也好,,對商品質量的不安源自企業(yè)社會責任缺失,,而不信任則源于政府職能部門長期以來的監(jiān)管不力。長期以來,,對于類似安全問題,,政府的態(tài)度有點兒像對待掃黃打非,,既不承認其合法性,也默認其存在,,一旦問題被捅出來,,就是單純嚴打,殺一儆百,,然后歸于平靜,,繼續(xù)默許。而企業(yè)和小姐一樣,,具有牟利的本性,,一旦監(jiān)管缺位,企業(yè)必然為著利益鋌而走險,。這樣就造成了“危險無處不在,,安全無可保障”的沉重局面。
此外,,政府的責任擔當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幾乎在所有事件,職能部門的反應都很遲緩和被動,,除了想辦法封鎖消息,,就是找借口為自己開脫責任。就像十幾個部門共同負責的食品監(jiān)管,,竟然沒有一個部門敢于承擔責任,主動向社會和公眾道歉,,此次頻發(fā)的電梯事故,,依然沒有看到權力低頭的身影。
其實,,職能部門在這類安全事故中,,是否承擔責任,該承擔怎樣的責任,,群眾心理很清楚,。但真誠道歉和勇于承擔責任的政府,才讓人倍感親切,。對于當局很堅挺的態(tài)度,,公眾很失望。
那么,,我們該如何化解這場危機,?一如當初,讓時間飛逝,,自歸平靜,?還是期待企業(yè)良心發(fā)現(xiàn),,提高自律?非也,!政府的當務之急,,應該是深刻反省,主動承擔責任,,以真誠負責的態(tài)度面向社會,,并及時修訂法規(guī),全面加強監(jiān)管,。通過政府的主動持續(xù)打擊,,不讓不良企業(yè)掙足了利潤,卻輕易地把社會責任和法律責任,,推卸得一干二凈,。
- 2009-05-21前民進黨主席提"民共論壇"反映其危機感
- 2011-07-01食品安全向國家安全提升正當其時
- 2011-07-01將食品安全納入國家安全勢在必行
- 2011-06-27食品安全 先抓“貓”再抓“鼠”
- 2011-06-17“食品安全示范店”莫與市民捉迷藏
- 2011-06-17食品安全不是技術問題
- 2011-06-16保障食品安全 消費者要自我保護
- 2011-05-25最嚴厲食品安全治理莫忘“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