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從觀念上,以“由人民當家作主”,,取代“為人民當家作主”,,樹立起真正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意識,并貫徹于自己的實踐中,,才是解決政府社會信任危機的根本出路,。
最近幾年里,一些地方發(fā)生了各種突發(fā)的群體性事件,,有的事件造成了破壞性影響,,有的事件則在媒體上搞得沸沸揚揚,使有的部門陷入被動局面,,凸顯了一些地方政府的社會信任危機,。很顯然,其中有許多經驗教訓需要總結,。為此,,我們可以對一些典型群體事件發(fā)生的直接原因、深層次原因,,進行認真分析,,搞清楚問題的實質,從中吸取教訓,。
其中的一個,,是震驚國內外的2008年的貴州 “6·28甕安事件”,這一事件影響很大,,這里不詳細介紹,。最近的一個事件,是“河南強制施工軋死人案”,。河南省駐馬店正陽縣決定對慎水河河道進行綜合治理,,在工程施工開始時,附近30戶居民感到治理之后會使他們的安全受威脅,,選3名代表與施工方協(xié)商,,在沒有達成一致的情況下,施工方強制施工,。于是,,2011年1月3日,出現(xiàn)了居民阻撓施工的情況,。當天上午,,一位38歲的婦女在工程施工現(xiàn)場,為阻撓施工,,從河坡上意外滑倒到正在旋轉的挖掘機上,,受傷嚴重,,經搶救無效死亡。對此事,,外界多有質疑,,該縣委宣傳部回應說,此事故屬“意外”,。但是,,媒體仍然提出疑問:這個事故究竟“是無意傷人還是有意奪命? ”
僅從這幾個案例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在已經發(fā)生的事故定性問題上,社會公眾與地方政府產生了對立,,而對立的實質,,是公眾對政府公開宣布的結論,持懷疑態(tài)度,,甚至認為這是欺騙輿論,。這就是說,在這些事件中,,社會公眾對地方政府失去了基本的信任,。而這樣的社會信任危機,一般會造成思想混亂,,嚴重者形成具有破壞性的群體事件,。在我們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出現(xiàn)這樣嚴重的社會信任危機,,的確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 2011-01-05化解保障房信任危機唯有信息公開
- 2010-11-01“免職一周”誤讀止于信息公開
- 2010-09-17寶馬碾童:信息公開了,公眾自會判斷是非
- 2010-03-09領導干部財產信息公開該全國推行了
- 2010-02-274萬億投資信息公開難的難言之隱
- 2010-02-27促進政府信息公開,,不能濫定國家秘密
- 2010-02-24監(jiān)管“裸官”要從信息公開尋找突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