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各類信息如過江之鯽,網(wǎng)民們無不喜新厭舊的年代,如何“把事情搞大”,,或者怎樣挖空心思地推陳出新,,從而能夠引起輿論的注意,進而獲得療救的可能,,已是一個經(jīng)常性的問題。對于茂名公務員朱國瑜來說,他或許算是找到了這樣一種方式,。但是對此,我們到底該喜該悲?
據(jù)報道,,連日來,,一篇名為“一個公務員的遺書”的網(wǎng)帖被廣泛轉載,網(wǎng)帖由于涉及領導司機,、強拆,、毆打致死、公務員,、遺書等一系列火暴的關鍵詞,,在網(wǎng)絡上激起千層浪。這名維權公務員就是茂名市外事僑務局的朱國瑜,。他在遺書中表示如果自己及家人的正常權利得不到維護,,自己將絕食而死。這一事件去年已經(jīng)引起茂名方面關注,,高州也已經(jīng)作出調查并處理,但他對處理結果并不滿意,,因此選擇以“遺書”這樣的方式吸引公眾和媒體注意,繼續(xù)維權之路,。
朱國瑜還在不斷地訴說,而被他指證的人則開始奮力反駁,。盡管如此,,《南方日報》的最新報道卻明白寫道:“誰是誰非似乎難以辨清,但高州市政府機關人員公然染指房地產(chǎn)開發(fā)卻是不爭的事實,。 ”這已足以表明朱國瑜的說辭并非無中生有,那么朱國瑜那句“一個副局長公開非法地做房地產(chǎn),,有關方面僅對他作罰款處理及黨內警告的紀律處分,,顯然沒有說服力”,似乎就頗有些道理了,。
一個公務員以遺書方式的維權行動,,的確牽出了一個巨大而不爭的事實。盡管我不知道,,高州官員染指房地產(chǎn)的情況能否獲得公正公開的處理,但當朱國瑜忍不住要奮起抗爭之時,他所遭遇的維權之艱,,舉報之難,,卻已經(jīng)這般歷歷在目,。這個利益受損的公民,,在把自己送上輿論風口浪尖的同時,也深陷不能自拔的泥淖之中,。即使他曾經(jīng)畢業(yè)于外交學院這樣的高等學府,并且本人是公務員,,也到底沒能免于這樣一種“舉報人命運”,。所謂“舉報人命運”,,不特指舉報無門的情狀,亦包括一種舉報人被拋棄以及被打壓的命運,。
- 2011-01-11警方微博 你重公關我重維權
- 2010-12-02以“博士”之名維權 弱者的無奈
- 2010-11-25維權困局中無力的不只是“錦旗哥”
- 2010-11-19ATM機頻吞錢,如何向銀行維權
- 2010-11-12趙作海成“維權品牌”不是壞事
- 2010-10-26“印式小販維權法”能否植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