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請銘記楊玉良校長“教育功利化”的教誨
十多名復旦大學的學生被困黃山一段未開放的區(qū)域,,為救學生一名民警墜崖犧牲。事后,,個別復旦學子在論壇大談面對媒體如何公關(guān),,登山社誰來掌權(quán),以及聲稱“你們就該為納稅人服務”,。
對于“奪權(quán)貼”在網(wǎng)上引發(fā)的強烈抗議,,復旦大學校方昨天回應說,這樣的言論,,哪怕是一時無心,,也是不妥當和不負責任的,“我們對此感到遺憾和失望,?!?/p>
當網(wǎng)絡上很多與此事“無關(guān)”的網(wǎng)友,都在哀悼這名民警,,不是“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時,,個別復旦學子的表現(xiàn),得到了網(wǎng)友們的斥責——“冷血”,。
當然,,他們或許不會這么認為,而會以自己的“學識”,,來理性分析自己的做法是更有價值的,,是在維護學校的聲譽、維護復旦學子的聲譽,,以及怎樣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對媒體公關(guān),有網(wǎng)友在天涯論壇貼出了復旦大學bbs的幾封站內(nèi)信,,發(fā)信人ciang在信中說,,“現(xiàn)在媒體都在宣揚復旦學生的推卸責任,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币虼薱iang想,“復旦的新聞人若能在更廣泛的媒體上客觀地報道這件事,,針對復旦的情緒就會很快消失?!彼€表揚了上海某記者(復旦畢業(yè))的報道,,對復旦效果好,如果換另一個記者寫,,絕對是反效果,。他并建議新聞專業(yè)的畢業(yè)生應該多去幾家報紙,而不是集中在一兩家報社,,陣地要多占領,,會有很好的效果。
復旦校方表示這是一個校內(nèi)學生對學校工作的評價,,也許出于愛校的目的,,講出了比較急切的話,不一定要上綱上線,。網(wǎng)上言論氛圍還是比較自由的,,也希望能夠比較寬容。
其實,,對于相關(guān)大學生,,社會輿論是十分寬容的,甚至在第一時間,,犧牲民警的父親就對媒體說,,不要責怪這些學生,。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分析智伯無德而亡時寫道:“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p>
今年9月,,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在第四屆復旦基礎教育論壇上就曾痛批教育功利化,他說:“我深刻地感受到現(xiàn)在許多學生對成功的理解非常偏頗……總希望找秘訣,、走捷徑,。”“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要有對個人,、對整個國家、對人類的責任感,。如果學校教育只注重知識,,不重視德性培養(yǎng),那么培養(yǎng)的人越有知識,,越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楊玉良對此有著強烈的危機感,。
這起探險事件表明,,楊校長對教育功利化判斷的準確,而更關(guān)鍵的問題是,,我國的大學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當然,這不是大學一家就能解決的問題,,我們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也應反思,,是怎樣讓學生們變得“功利”的,。
- 2010-12-17民警為救復旦學生墜崖續(xù):獲救者愿捐款200萬
- 2010-12-17黃山救人犧牲民警被追認烈士 其父不怪復旦學生
- 2010-11-24“剖腹產(chǎn)指標”置生命安全于何地
- 2010-11-22孩子,你的生命比資料費更重要
- 2010-11-17醫(yī)生可以“休假” 生命豈能“等待”
- 2010-11-02為了生命,,僵化的機制必須打破
- 2010-09-17保障生命權(quán)是做好民生文章第一步
- 2010-09-06飛行員資質(zhì)造假是拿運氣和生命博弈
- 2010-08-24新聞不應渲染過于殘忍的生命之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