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宗教無需裝神弄鬼
宗教人類學的研究告訴我們,,人類宗教文明的發(fā)展有一個從自然宗教到巫術宗教再到倫理宗教的過程,。按照馬克斯·韋伯的說法,,這是一個逐漸理性化的發(fā)展進程。
在各民族早期的宗教形式中,,人們相信能靠巫術的力量去接近神,,獲得超自然的力量。巫術的形式很多,,除了巫師的作法,、卜筮等,還有一些其他的變種,,比如煉丹,、修煉神功,通過一些特殊的冥想,、體悟等達到與神的溝通與合一等,。
按雅斯貝爾斯的說法,在公元前500年左右,,東西兩大文明迎來了一個具有決定意義的“軸心時代”,,在這個時代東西方幾乎同時完成了文明的一個飛躍。宗教也由自然宗教,、巫術宗教進化到倫理宗教階段,。
比如在基督教之前的瑣羅亞斯德教中,倫理的意義取代和接替了巫術,、修行,、神功的意義,人的全部生活是為了正義和道德作不間斷的努力,。人們不再靠巫術的力量,,而是靠正義和倫理的力量去接近神,。
卡西爾指出,,人類的宗教—倫理文化的發(fā)展,就是以各種方式通過倫理意識的奮斗擺脫禁忌體系體現(xiàn)的巫術的消極的壓抑與強制,,走向自由的理想的行程,。盡管需要漫長艱巨的努力,但成熟的宗教必須克服原始的禁忌主義體系,。
高度理性化的成熟的宗教則完全拋棄了神功和現(xiàn)世的奇跡,,信教既不能治病也不能發(fā)財。比如清教徒就認為,,人如果想通過神秘主義的修行,、體悟而通向神,,是絕對不可能的,清教將此視為異端,,是褻瀆神明的自我神化,。
清教倫理由此徹底祛除了巫術,脫掉了傳統(tǒng)的神圣性,。超自然的力量被徹底摒棄,,信教者只專注于純粹倫理的力量,要獲得拯救,,只能通過現(xiàn)世的道德行為來完成和驗證,。
在中國歷史上的殷商時代,中國文化和宗教也完成了一個理性化的飛躍,??鬃泳兔鞔_說 “子不語怪力亂神”。
著名學者陳來這樣描述這一過程:“在中國文化的發(fā)展中,,巫術在第一次分化(祭祀文化取代了巫術文化的主導地位)后仍保留在民俗文化中成為小傳統(tǒng),,并在以后的幾千年通過各種方技術數凝結為小傳統(tǒng)的一套體系?!?/p>
而小傳統(tǒng)主要在民間發(fā)揮作用,,影響力局限于下層民眾中,而士大夫主流知識階層,,基本都拋棄了這些東西,。即使個別士大夫還相信,也都是私下里搞搞,,不敢登大雅之堂,。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熱衷于修煉功法,、將宗教和養(yǎng)生治病攪和在一起的搞法,實質并不能算是宗教信仰,,其實是一種功利主義色彩很強的,,帶有明確實用目的的巫術。即使勉強稱之為宗教,,也只能算是沒有超出讖緯巫術水平的原始宗教,,在精神上還處于低級的神巫狀態(tài)。
- 2010-06-17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延續(xù)離不開信仰
- 2010-03-31教育部信仰的竟是巫術
- 2010-02-22春節(jié)與中國人的信仰
- 2009-12-28《十月圍城》:簡單的信仰 昂貴的民主
- 2009-11-26“信春哥”暴露當代學生信仰危機
- 2009-11-09這仍是一個考驗信仰的年代
- 2009-10-30有償家教的實質是信仰危機
- 2009-07-26精神信仰缺失下的可樂男孩走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