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荊楚網上一則消息說,,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出臺新規(guī),除了能力考察之外,,不僅將學生干部的職務與寢室衛(wèi)生直接掛鉤,,還禁止他們在公共場所與戀人親熱。如有違反,,將被撤職,。
學生干部,在老師面前是學生,,在學生面前就成了干部,。以我狹隘的讀書經歷,學生干部大概就是老師的“小幫手”,,在老師伸手不及的地方發(fā)揮“帶頭模范作用”,,協(xié)助班級的管理,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到了高中或者大學,,學生人數(shù)膨脹起來建立了學生會,就變成群眾性組織,,學生干部在里面搞搞活動,,為學生提供服務。但不管是班級干部還是團體組織,,如果說學生干部相對一般人而言有某種權力,,那么這種權力無疑是教師或者學校院系意志的延伸。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從小學開始,,不少孩子就擠破頭去爭當“干部”——貼近老師,,貼近管理層,就等于貼近了教育者的資源與權威,。
說這一番話,,是有我的疑問的,。學生干部在面對校園里的各種規(guī)定時,是否應該搞雙重標準,?他到底是學生呢還是干部,?作為管理者而應受到的限制多,還是作為個體而應享有的自由多,?自然會有人說,,學生德智體美勞哪一項不比別人優(yōu)秀,怎么能當上干部,?當上干部的學生高標準嚴要求還需要有錯么,?
拿理工大學華夏學院的這個例子來看,學生干部本質上也只是學生而已,,而非授權明確的“干部”,。11月10日,《金陵晚報》報道南京林業(yè)大學校團委在校園里設置了“校園巡視崗”,,讓勤工助學的學生戴上紅袖章四處巡視,。一旦發(fā)現(xiàn)校園情侶的過分親昵行為,,“紅袖章”就要及時上前提醒,、制止。這種“執(zhí)法”只為讓校園看起來“很清爽”,。新聞出來之后絕大多數(shù)人都持批評態(tài)度,,“紅袖章”的鮮明形象也讓人看到了“道德警察”的身影。現(xiàn)在同理,,學生干部被禁止在公共場合與戀人親熱,,違反即被撤職,難道只是因為有了權責不甚分明的“干部”頭銜,,待遇就不一樣了么,?
細細一想,學院強制學生干部愛干凈少親熱,,還真有點像許多地方將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列入考察內容一樣,。可你要真拔高到那種層面,,又難免感覺夸張和滑稽,。很難說官場習氣在校園管理者和學生中間產生了多大的影響,但至少別忙著在學生該讀書該戀愛的時候就打上“干部生活”的烙印,。
- 2009-04-17學生干部“城管化”,?(圖)
- 2009-11-19失戀假戀愛獎最好別透支幸福生產力
- 2009-10-26球星戀愛新規(guī)折射出什么?
- 2009-10-21月兩千的戀愛賬單,大學生的主業(yè)是啥,?
- 2009-07-16“戀愛誠信”
- 2009-05-27大學情侶戀愛擺喜宴,,有幾人消費得起
- 2009-04-27三角戀愛劇泛濫熒屏負面影響大,?
- 2009-04-10恢復戀愛關系未果,男子吞“魚雷”自殺,?
- 2009-03-27戀愛賬單最后別異化成“1350元買個接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