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廳11月2日向媒體通報,,從2010年起,,該省將取消全省統(tǒng)一組織的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簡稱中考),,改由各學校根據(jù)綜合素質(zhì)評價等級和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兩項指標擇優(yōu)錄取高中新生,。
此論一出,驚煞眾人,。作為應試教育標簽之一的中考終于要在云南退出舞臺了,,是喜是憂?歡呼者,,慶幸不再一考定高中,;反對者則悲嘆此舉開啟了不公的權貴后門。但事實上,,這樣的喜或悲也許是多余的,。“中考”,并沒有離開,。只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新聞中說了,日后招生按照“學業(yè)水平考試”,,這不正是中考的變體嘛,。所以,初升高的考試還是有的,,而且分數(shù)極其重要,。只是這個考試不再叫“中考”,僅此而已,。
云南廢中考,,不過是素質(zhì)教育大旗下偷梁換柱的把戲。這樣的行為象征意義大于實際,,其目的無非是想彰顯下進步理念,,增加一點教育政績。對于初中生來說,,應試學習的模式并不會有太多改變。的確,,“中考”有太多的存在理由,。在人才選拔制度沒有進行系統(tǒng)變革的情況下,局部取消中考不過是冒險嘗試,,其效果注定有限,。基于此,,云南的這種讓中考名亡實存的變通措施其實可以理解,。
完全意義上取消“中考”在現(xiàn)階段不現(xiàn)實、也不可能,。首先,,教育資源有限且分配不均,但初中考生人數(shù)眾多,。既然存在這一矛盾,,就要求特定選拔程序篩掉一部分人,最公正最高效的模式當然是中考,;再者,,全國范圍內(nèi)高考尚存,上大學靠的還是應試,。從日后學校成績和對考生未來負責角度考慮,,自初中就開始培養(yǎng)這種應試本領很有必要;還有一點極為致命,,某種意義上中國現(xiàn)在還是傳統(tǒng)的關系社會,、人治社會,,權貴階層在各方面有著事實上的特權。如果取消中考,,有限教育機會的分配就必然難言公平,。
誰都不會否認中考壓抑學生身心,與素質(zhì)教育相背,。但它卻是最公平的,,可以說中考和高考是平民子弟向上層階層流動的制度保障。取消中考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這個社會進步為真正的程序社會,、制度社會。唯有實現(xiàn)社會的公平正義,,學生才能不再承受應試之重,。那是未來的事情,當下中考還會繼續(xù)存在,,或者如云南那般名亡實存,!
- 2009-11-06取消中考 結果將更壞
- 2009-09-19取消中考 準備好了嗎
- 2009-08-20中考要不要提升難度
- 2009-06-25廈門一中學用去年試卷舉辦"假中考"
- 2009-06-24中考集體替考再揭創(chuàng)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