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透露,,該會向全國人大、國務院,、山西省人大,、山西省政府發(fā)出一份特快專遞,,要求對《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yè)兼并重組的實施意見》的合法性、合理性問題進行審查處理,。(《21世紀經濟報道》11月10日)
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法律顧問何長明說:“我們希望通過晉浙兩省的官方溝通,,在尊重事實和法律的原則,更好的維護各方利益,?!痹诠P者看來,這是一種利益博弈力量成長的必然,,而通過行業(yè)協(xié)會對政府行為提出抗議,,同樣是一種理性因子成長的顯現(xiàn),有助于糾正公權一手遮天的局面,。
相比于以前的“ 忍氣吞聲”或者無處言說,,既證明了社會民主空間的擴大,也說明了政府部門理應時刻審視自身行為的合法性和正當性,,否則,,就要接受博弈力量的反擊。面對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上書”,,山西政府不應視之為“洪水猛獸”,,相反,,應習慣于利益博弈力量的成長,進而爭取取得利益的平衡,,為自身的政策取得正當性和合法性依據(jù),。
處于轉型期的我國,充滿了私人目標和社會目標,、企業(yè)目標和政府目標的矛盾沖突,。事實上,許多企業(yè)政策的出臺過程,,往往是政府與企業(yè)之間博弈的結果,,或者是政府與企業(yè)之間博弈的均衡過程??梢哉f,,“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廣泛流行就證明,,政策的執(zhí)行過程是一個充滿了對抗沖突的博弈過程,。這樣,一項政策最終能否達成目標,、解決問題,,自然也取決于這個博弈過程最終與政策目標是否吻合。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 “上書”說明了這點,。
研究市場經濟的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市場秩序的混亂不是偶然發(fā)生的,它依存于一定的條件,,也就是博弈條件。市場經濟的蓬勃發(fā)展,,出現(xiàn)了大量的利益團體,,這既給政府提出了挑戰(zhàn),也為利益均衡的出現(xiàn)提供了可能,。利益博弈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正?,F(xiàn)象,政府部門應習慣于和利益集團博弈,,以保持自身政策的合法性和維護公共利益的可能性,。如果對利益博弈力量的成長熟視無睹,一味地一意孤行,,不但不能達到政策的目標,,相反會引起社會的詬病,乃至反彈,。
針對“被國有化”的爭議,,政府部門習慣于利益集團博弈力量的成長,,進而恪守權力邊界,在筆者看來,,是當下的一道重要社會課題,。
- 2009-11-11政府聘員監(jiān)督媒體邏輯不通
- 2009-11-01政府的讓步和社會的進步
- 2009-10-22政府定價了就不存在暴利嗎?
|